蘇家蓋的新房子有兩進,分了前后院兒。
前院里還有東西配房,不是灶房就是柴房。至于南墻根底下,則是蓋了棚子,蘇保柱的意思是以后還要再買牛的。
這灶房也是分了兩種,一種是單純地燒火做飯的那種灶房,砌了五個爐灶,還有能存放柴禾的地方。
而另一個灶房里則是砌了三個烤爐,鮮花餅和核桃酥都是需要用到烤爐的。
他們是鄉下地方,不像那些達官貴人們可以用精致的金屬烤爐,只是家里用磚塊和一些泥巴烘干了弄的,雖然粗糙一些,可是做出來的東西卻是一樣的。
前院有桃花和楊大娘在忙活,蘇錦繡讓傻妞提了兩桶水到自己房里,然后告訴她要怎么洗,又去備了自己幾年前的衣服,雖說舊了一些,可勝在干凈整齊,沒有補丁。
另一邊,漢子們也算是都有了共識,想著上山巡獵,然后解決村民們的后顧之憂。
如果外圍出現了猛獸,那可是隨時有下山襲擊村民的可能性的。
所以,里正對這件事還是很看重的。
商量之后,大家就各自回家去準備,基本上都要帶上干糧、水和一些趁手的武器。
蘇久身為獵戶,也算是村子里戰斗力最強的一個了,自然是要打頭去的。
村子里有弓箭的人家總共就只有三戶,這東西都是官府那里登記造冊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隨便用的。
大部分的漢子們都是準備拿柴刀上山的。
蘇保柱一回來,就讓楊氏趕緊地給他們準備一些干糧。
“這才是夏天呢,這會兒猛獸怎么會出來?”
往年都是冬天了,這些畜生們在山里尋覓不到吃的,才偶爾會到山的外圍轉轉,今年這么早就出來了,的確是有些讓人驚訝。
“誰知道呢,等上了山興許能整明白。你快些去準備吧。我和大郎都得去上山。”
“阿爹,你在家吧,我問過六爺爺了,一家出一個就行。二郎不在,家里頭不能沒個男人守著。”
蘇保柱一聽,也覺得有道理,家里這么一大攤子生意呢,可不能不顧。
“我上山,你留在家里。”
蘇保柱讓楊氏去準備,他自己則是進屋拿了一件兒長袍準備帶上山。
山上夜里涼,得多做準備。
蘇大郎不愿意讓阿爹上山,年紀也不小了,這腿腳哪有他利索?
“阿爹,你在家里吧,我們這么多人上山,彼此都有照應呢,再說了,久叔說了,讓我跟在他身后,不會有危險的。”
蘇保柱不吭聲,很明顯是不樂意讓他去的。
張桂花懷了孩子,這蘇大郎如今可是家里頭的頂梁柱,這危險的事情,不能讓他去。
到了最后,蘇保柱還是沒能擰過蘇大郎,被他搶先一步出了門。
楊氏給他準備的水和干糧不少,就是擔心他們一兩天下不來。
以往冬天他們上山巡獵的時候,都要住上三四天,獵到野豬的次數比較多,偶爾也會有狼。
蘇久找過來,其實就是想著把傻妞拜托給蘇家。
畢竟他家里頭沒人,而且家里的院墻還沒弄好,妞妞一個人在家,他也的確是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