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微怔了一下,倒是沒有反對。
她不識字,自然是知道會吃多大的虧。
而柳老二雖然是比她強一些,可認識的字,估計也不會超過百個。
家里頭窮,再加上了長輩的偏心,哪里敢想過讓自己的孩子識字上學堂?
當初要不是四郎在族人面前表現得聰慧,而且還曾得到了族長的夸贊,她婆婆當初也定然不會答應讓四郎去讀書的。
四郎中了童生之后,公婆待他的態度才好了些。
只是沒想到,接連兩年出事,生生地耽誤了自己兒子。
“學吧,家里頭不寬裕,可以先認字,之后就拿了棍子在地上試著寫就好。”
“知道了,阿娘。”
柳承恩將袖袋里的小銀錠子拿出來,“阿娘,明兒你和阿爹去一趟里正家,把贖兵役的錢交了吧。”
方氏手上已經沒有多少錢了。
這些日子請人壘院墻和造竹屋,可是花了不少銀子,再加上又要準備婚禮的事。
原本正在發愁沒有銀子,什么事情都不好辦呢,四郎竟然又突然拿銀子回來了。
“這是?”
“之前我從古籍上得了兩張藥方子,賣給了鎮上的回春堂。對方給了五十兩的銀票,我兌了二十兩現銀出來,余下的銀子,就先放在您這里。”
柳承恩拉著方氏往一側挪了兩步,壓低嗓音,“千萬莫要讓阿爹知道你手頭上有銀子。一定要鎖好了。”
“好,好好。我兒有本事呀!”
方氏這會兒激動地都要落淚了。
五十兩銀子呀!
自她嫁進柳家這么多年,就沒見過這么多銀子。
莫說五十兩了,便是分出來之前,她是連五兩銀子都沒有見過的。
手上能有五個銅板,就已經很不錯了。
還得提心吊膽地藏著,生怕被婆婆發現了再直接沒收。
第二天,方氏扶著柳老二慢悠悠地挪到了里正家。
只說這銀子是自己大兒跟他的同窗借的。
里正也知道他們家的難處,便勸了兩句。
正巧,柳老大也送贖兵役的銀子過來了,聽了兩句之后,便笑道,“等四郎成親了,你家的日子便好過了。我聽說蘇家的姑娘是個有本事的,手藝又好。待成親之后,若是能提攜著咱們一家子也跟著一起發財,那就更好了。”
這話怎么就聽著這么別扭呢?
人還沒進門兒呢,就惦記上人家的手藝了?
方氏冷笑,“大哥這是什么話?人家繡姐兒的手藝,早就都教給自己家人了。再說了,誰不知道現在大哥的日子過舒服,哪里還能看得上那點子辛苦錢?”
里正不動聲色地瞟了老大一眼,暗罵了一聲蠢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