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銀票,都是你應得的那份兒,不算我們給你的嫁妝。對了,這里頭還有一份兒是該著給四郎的,前兩天他派人來捎了信兒,說是東西直接給你就成。你好好收著,這應該是二百六十八兩。我和你阿爹商量了一下,直接給你湊個整,總共三百兩的銀票。”
楊氏拿出銀票來讓蘇錦繡看了看,隨后又指著里頭的幾個銀錠子道,“這是五個十兩的小銀錠子,算是我們給你的嫁妝。咱們大興朝的規矩,嫁妝都是自己的,就算是嫁了人,婆家也是不能隨意插手的。你自己要多長個心眼兒,莫要被人給哄騙了去。”
說到底,女兒這么小就要嫁人了,還是有些舍不得。
蘇錦繡紅著眼睛,倚在楊氏懷里,“阿娘,我不想嫁人了。”
楊氏也舍不得她呀,聲音也跟著哽咽了,“說什么傻話呢!女孩子家,哪有不嫁人的道理?我看那四郎是個品性不錯的。你將來嫁過去,應該也不會受委屈。”
蘇錦繡一手環著楊氏的腰,眼淚真地就吧嗒吧嗒掉下來了。
“阿娘,我走了之后,您也別這么辛苦了。家里頭能雇人就雇人,反正真正的配方她們也拿不到,而且大家都是分工合作,他們是盜不了咱們的方子的。”
“我都知道。明兒讓你大哥背你出門,我聽他說,四郎還請了人抬花轎。那花轎雖是租的,可是這份兒臉面,你在咱們村子里頭也是獨一份兒了。可見他對你的看重。”
在鄉下,一般就是用牛車就把新媳婦兒給接回去了。
也有的是讓新媳婦兒坐在小毛驢上的。
能坐花轎的,便是鎮子上的人都不多。
可見這個柳承恩是花了心思的。
第二天蘇錦繡睡地迷迷糊糊地就被叫了起來,主要是昨天晚上太興奮了,睡地太晚。
張月蘭過來給她送了兩個雞蛋讓她吃了,水只讓喝了小半杯。
接下來一直到成親入洞房,蘇錦繡什么東西都不能吃了。
晌午的時候,看到外面熱鬧,大家都吃的香,蘇錦繡別提多羨慕了。
他們這里的規矩,嫁女兒家里是中午擺宴的,等于是送嫁。
能跟著新娘子去新郎家的,都是至親好友,而且一般也不會太多,然后這些人就會在新郎官家里再吃一次酒。
太陽快要落山了,柳承恩的迎親隊伍也到了。
接下來,便是一系列的折騰。
蘇錦繡中途補了兩次妝,都是哭的。
出門前,楊氏又跟她說了幾句話,這才讓蘇大郎將她背著出門了。
陪嫁的一些家具和物品,是在兩天前就已經送過去的,今天帶過去的,只有一些被褥、新衣以及一些個小玩意兒。
蘇大郎和蘇二郎兩人身為兄長,自然是要送親的。
族里安排了每家出一個人,這樣看上去也更體面一些,而且不至于出現爭搶的場面。
畢竟,這年頭大家都稀罕吃個酒肉,所以每每有送親的好事兒,大家都是爭著搶著去的。
蘇錦繡身邊還要安排六個未出閣的姑娘,兩個已經成婚的女性長輩或者是同輩陪著,等到最后禮成之后,這些人是一起去吃酒,然后再返回。
聽到送入洞房的那一刻,蘇錦繡覺得自己心里的某樣桎梏似乎是一下子就斷了。
好像這一刻開始,她才是真正的新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