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小蓮和七郎也都不自覺地紅了眼眶,長這么大,還是頭一次吃到這么豐盛,而且還是熱乎的年夜飯。
以往,就算是過年過節,他們也只有被擠到最邊邊的位置上,而且,還不等他們坐下,那些好吃的肉菜就沒了。
如果是一整只雞,都是要由阿奶來分配的。
到了他們兄妹幾個人這里的時候,能分個雞爪子估計都能樂半天了。
更多的時候,是什么也不剩了。
現在,他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香噴噴的飯菜,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說到底,他們現在能過上這種衣食無憂的日子,還是多虧了新進門的蘇錦繡。
可能是因為想到了過去,再真切地感受到了現在的這種幸福,所以打心眼兒里感激著她。
蘇錦繡一時有些緊張,還有些心虛。
畢竟,她做點心的方子其實是四郎給的。
而且,在她嫁進來之前,四郎就已經小有家底了。
現在面對大家這么熱切的眼神,實在是有些受不住。
柳承恩在一旁握住她的手,笑著看她,“真好。”
大年初一,幾個小輩都起來給柳老二和方氏磕頭拜年。
方氏高興,今年也大方了,一人一個厚厚的紅包。
四個人的,誰也不多,也誰不少,里面都是一樣的小銀餅。
柳小蓮樂得直蹦,“大哥二哥,我從來沒有見到過這么一大塊兒的銀子呢。”
家里的營生雖然都是蘇錦繡在管,可是每個月都會固定地給婆婆一些家用,其它的銀錢,都在她這里存著。
給長輩拜過年之后,就是弟弟妹妹給兄嫂拜年了。
蘇錦繡和柳承恩準備的東西都很別致。
給柳小蓮的是一套做刺繡的針線,還有繡繃子,也是一整套的,總共有七個尺寸,可把柳小蓮給樂壞了。
給七郎準備的是一套文房四寶,柳承恩親自在縣城的店鋪里選的,雖算不上上好的,可對于農家學子來說,已經是相當地奢侈了。
七郎激動得說話都有些結巴了,“謝,謝謝大哥,謝謝阿,阿嫂。”
看到他們兄妹幾個和樂融融,最開心的,便是柳老二了。
看到他們,就會想到了自己。
想想自己父母對孩子的偏心態度,想想自己這么多年來讓自己的家人過地苦日子,心中多少有些羞愧。
若非是自己不爭氣,也不至于讓孩子們吃了這么多的苦。
現在看到孩子們都好好的,而且相處和睦,他也便沒有什么可怨的了。
大年初一,總還得去柳宅那邊去磕頭行禮的。
他們這里的規矩,新婦頭一年都是要去族里的各家長輩跟前磕頭的。
第一家要去的,自然得是自己的親阿爺阿奶那里。
“族里的規矩,不管是多大的輩分,我們去了,都會給個紅包的,看看咱們今天能收獲多少。”
另一邊,柳家老宅里,還能聽到幾處的爭執聲。
之所以是幾處,是因為柳老頭和柳老太在正房里爭執著這新年紅包的事,而還有幾處,則是柳承恩的叔伯們在和各自的妻子斗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