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個婆娘都搞不定,還算是個男人?
沒用的東西!
方氏也不想讓當家的太沒面子,便說回去了正好讓楊嫂給燉盅雞湯,明天帶過來。
如此,柳老二的臉色才算是好看了一些。
蘇錦繡看著讓人都仔細地裝了罐子之后,這才擦擦額頭上的汗,命人將東西都入了庫房。
自開始做牛肉醬之后,柳承恩便做主,又去人市買了兩房下人回來。
兩房,也就是兩家。
一家四口,一對兒夫妻,帶一兒一女;另一家五口人,一個老漢,兩個兒子,兩個孫子再加一個小孫女。
老漢便被管家安排到了門房做事,兩個小姑娘進了內院,分別派在了夫人和小姐身邊。
至于太夫人那里,則是將那家的媳婦安排過去照顧了。
其它的幾個漢子不論年紀,都在前院兒當差。
雖然是這樣安排了,可是因為做牛肉醬,等于是所有人都上手了。
當然,灶房里的一些精細活,都是女人們做的。
漢子們都是在前院兒負責一些雜務,特別是到了晚上,管家也安排了人值夜。
以前沒覺得宅子里有什么不妥當的。
可是自打那次媒婆上門之后,管家就意識到有人盯上他們這兒了。
正好老爺又買了幾個下人回來,他請示了之后,就做了安排。
蘇錦繡得知之后,便是說了一句,‘這倒是越來越像是一個大宅了。’
等到晚上吃飯的時候,柳老二就明顯愁眉不展,而且感覺吃什么也不香。
蘇錦繡知道定然是因為阿爺的病,所以一直沒有吭聲。
而柳小蓮則是心思更簡單,只覺得那些人跟自己都沒關系,當初在一起的時候,拿自己當下人使喚,一雙手冬天就沒有不生凍瘡的時候。
自打分家之后,自己這雙手冬日里可是再也沒有碰過冷水的。
嫂子還天天催著她用一些護手的膏脂,現在這雙手,已經養活地跟大家小姐差不多了。
她倒是擔心,萬一阿爹耳根子軟,讓人一勸,再合住到一處,那才是麻煩了。
方氏勸了幾句,見柳老二仍然神色懨懨地坐在那里,便不說話了,只顧著自己低頭吃東西。
她太了解這個男人了,若是再說下去,可能就要開始大吐苦水了。
干脆,不提也罷。
就這樣,妻子兒女都沒有人再去關心他,各自吃著,這讓柳老二心里頭極其地不舒服。
眼瞅著兒子要吃飽了,柳老二終于出聲道,“一會兒商量點兒事。”
柳承恩抬頭,“哦,那是在這兒說,還是去書房?”
其實也就是問,是全家人都參與,還是只能我們爺兒倆聊聊?
柳老二的眼神閃了一下,“都是一家人,有啥話就能一起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