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老二覺得新奇,南方人哪里見過火墻?
只是聽人說起過火炕,只覺得那東西會不會讓人上火?哪知道兒子就給弄了一道火墻。
江南的冬天是濕冷的那一種。
火炕的確是用不上,可柳承恩覺得火墻還是比較實用的,而且緊貼著火墻地地方還放了一些置衣架類的,冬日里不好干的衣裳在這里放著,一天也就能穿了。
最主要的是,有了這火墻,屋子里不會再那么潮濕了,這一點是最令人舒服的。
木柴的價格,要比炭便宜多了。
所以蘇錦繡看今天天氣不錯,便又讓柳承志給村子里捎信,再送幾車木柴過來。
這木柴,他們可以直接在自己院子里用,白天用這個燒火墻,晚上再加上炭塊,然后一封火,既節省,而且還能暖和。
現在縣城里災民的問題基本上都解決了。
高縣安置了總計兩千余人口,這可以給上頭減輕了很大的負擔。
對此,李縣令自然也是得到了上頭的嘉獎。
李縣令別提多高興了,就知道這個柳承恩是個有本事的,能得江大人看中,那將來必然是要鵬程萬里的!
思及此,便更想著要與其交好了。
而蘇久見天氣不錯,如今城里的治安也好了,便和蘇錦繡商量著,帶妞妞一起去山里打獵。
“現在天氣冷了,這獵物還好抓嗎?”
“放心,沒事。我們這一去,大概要三四天才能回來呢。”
“那行吧,久叔把你家的獵犬也帶上,另外再多帶些干糧。”
“好。”
蘇久和妞妞住的小院子里也砌了一道火墻。
蘇久心疼女兒,所以就讓妞妞住在有火墻的屋子里,自己搬到了西間去住。
知道柳承恩和蘇錦繡都是好人,這么照顧他們,自然是想著如何回報人家。
這不,前幾天偶然間聽傅公子提到了什么大氅,蘇久便動了心思。
柳承恩寵著蘇錦繡,他是能看出來的。
所以,便想著這次上山看看能不能獵幾個狐貍,然后把狐貍皮扒了,給蘇錦繡做一件兒大氅。
蘇錦繡哪里知道他的心思,走的時候,還叮囑妞妞一定要聽話,不要亂跑,又給他們塞了一些點心,在山里吃。
他們前腳走,后腳柳承志就領著幾人過來送柴了。
滿滿兩大車的柴,可把蘇錦繡高興壞了。
現在這年頭,她不怕花錢,就怕受凍呀。
“這剛進城,就有人想要過來買我們的柴,來了好幾撥呢,我們只好說是這是有人事先定下的,不然,還真地是走不脫呀。”
蘇錦繡笑著讓人給他們一人倒了一碗熱水,讓他們先抱著暖暖水。
“我聽說近日這炭和柴都在漲價。咱們村子守著大福山呢,要不,你們可以想想,弄些柴到縣城里,或者是鎮上賣,也能賺幾個買肉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