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老們都驚了。
特別是族長,手都不由自主地開始抖了。
“這,四郎呀,你可要想清楚了,這可是一百兩銀子!”
“阿爺,我知道。而且這一百兩銀子如果資助族里的三個有天分的孩子的話,也不過是才能維持三年的花銷。三年后,若是這三個孩子能中了童生,那便由我繼續資助。若是沒中,那就由各自家中決定是否還要再繼續讀書。”
屋子里一片沉默。
柳老頭盯著桌上的那一百兩銀子,恨不能直接將其收入囊中。
同時,這心里頭對于四郎,也是更加地憎恨了。
明明手里頭有銀子,卻不愿意給自家人用,這豈不是沒有良心?
至于其它的長輩們,則是都懵了。
一百兩銀子呀!
的確是足夠三個孩子三年的束脩了。
而且如果是省著一些的話,連紙和墨都夠了。
“族長阿爺,當年若非是族里的長輩們慷慨解囊,我和七郎也不可能有讀書識字的機會。如今我雖只是小有家產,可還是愿意回報族里的。只是現在四郎的能力不足,所以只能先拿出一百兩來。若是它日四郎能家資豐厚起來的話,定然會愿意再多為族里效力。”
還能說什么?
族長和二叔公兩人率先紅了眼眶。
“好,好呀!”
“四郎呀,你是個好孩子,有良心哪!也不枉當年我們幾個老家伙執意送你去讀書。”
除了柳老頭,全都是熱淚盈眶。
雖然只夠三個孩子三年的束脩,可是對于鄉下的普通人家來說,已經是一個相當難得的機會了。
“承志堂兄現在在家里頭歇著,我想著不如就讓他將族里的適齡的孩子們集中起來教一些簡單的,待來年正月十五的時候考校一番,成績最好的三個孩子,便可以送去讀書。不知幾位阿爺以為如何?”
“好!四郎有心提拔我們這些族人,我們也不能不識抬舉,就聽四郎的,好好教一教,然后考校一番,就取前三名。”
柳承恩點點頭,又看向了柳老頭:“阿爺,阿奶之前說大堂兄家的長子也十分聰慧,正好將他也一并送過來,先讓堂兄教著,等到來年一并考校一番。若真是個有天分的,也當送去學堂。”
柳老頭頓時僵在那里,就好像是突然被人踢到了井里,然后又被他給扔了根繩子下來,可是你正要爬呀,才發現井底好幾個人等著呢,能不能輪到你爬上去,那就得看實力了。
總之,柳老頭是十分地氣惱。
如果把這一百兩銀子都拿回家,那夠他們家寶兒上好幾年的學了。
也不知道這個柳四郎到底是怎么想的,日子過地好好的,怎么就非得把家財往外送?
他是錢多了燒的?
還是根本就是故意來氣他的?
事情定下來之后,柳承恩就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