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老二沒忘記老太太說的那些話,‘就算是要全部的家產,他也不能不給!’這是什么意思?
說到底,老太太也不是真心地想要對他好,不過是圖謀兒媳婦攢下的家業罷了。
柳老二連連苦笑,他果然就是一個榆林腦袋呀!
不敢媳婦和兒女們都怪他太迂,實在是他自己太蠢了!
都被騙了多少次了,怎么就不長記性呢?
這回好了,說什么,也不能再信他們了。
哪怕是他們雙手捧著家產到他跟前來,也是一樣地不能信了。
柳老二再實誠,再孝順,也架不住一次又一次地被人利用,被人惡意地對待。
這一次,可以說是將他心底最后的那一團柔軟,也都給磨沒了。
蘇錦繡一直在暗暗觀察著公爹的神色,看他的眼神先是迷茫、失望、無助,到最后的絕望甚至是冷然,她知道,公爹對那一家子,也算是真地寒了心。
如此便好。
將來,也不擔心再被人騙了。
損失些許的銀子算不得什么。
問題是,她不能讓人利用公公婆婆來做一些傷害到四郎的事。
今日這一出安排,倒也算是達到了她的目的。
柳老二和方氏坐著看到楊嫂給上菜的時候,眼底都是帶著愧疚的。
人家一個下人,都知道護著自己的主子不被人誣告,怎么自家的長輩反倒是這么拎不清呢?
因此一事,方氏對楊嫂也就更依賴,也更信任了。
這是好事。
因為蘇錦繡是有著長遠的打算的。
若是柳四郎高中了舉人,必定是要再去參加會試的。
到時候,她若是陪同前往,那家里頭總得有人主事。
柳小蓮年紀小,而方氏的性子又太軟了些。
若是有楊嫂從旁勸著些,應該就會穩妥一些了。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
也有可能,根本就不需要她上京呢。
到時候,有她在,也一定不會讓人欺負了他們一家子。
酒飯飯飽之后,楊二又安排人扶著幾位族老去客房休息。
就算是回去,也不急于一時。
而柳老二和方氏回到自家的小院子,免不了又是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談。
當然,主要是柳老二徹底地表明了態度,不會再去盼望著所謂的父母的親情了。
方氏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又有些一些后怕。
真怕萬一老太太腦子不清楚,直接就去了衙門。
好在,一切都趕得及!
一個時辰后,族長一行人也都酒醒地差不多了。
蘇錦繡讓楊二搬了兩壇子好酒在車上,又將七郎先前整理出來的一些不用的舊書和做過的舊的試卷都取來,交給族長。
“這是前些日子七郎整理出來的,說是考童生的時候可能會用得上。正好今日幾位長輩都來了,就請你們帶回去吧。若是來年咱們族里能再出幾個童生,那也是柳家的造化。”
族長心頭大悅,“好好好!有四郎和七郎這樣的好孩子,咱們柳家不愁將來壯大不起來。辛苦你了。”
“阿爺這話太客氣了,孫媳可不敢當。還有幾支舊筆,四郎走的時候未帶,便一同請幾位阿爺帶回去吧。看看哪家的孩子需要,莫要嫌棄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