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族長又帶著蘇錦繡去找了里正,將地定下來之后,又差人去了衙門請人過來量地,辦契約。
后頭的事情,都是柳承志和鐵蛋兩個人去負責的。
蘇錦繡拿到了地契之后,就將這個消息都告訴了柳承恩。
柳承恩、安崇明以及蘇二郎事先也都商量好了,他們是要直接等到鄉試之后才能回去的。
所以,這中間往來的書住自然也就頻繁一些。
柳承恩將相關的圖紙都畫出來,然后又給蘇大郎去了一封信。
蓋房是大事,柳承恩不在,自然不可能讓蘇錦繡一介女流去操持這些。
所以,還得請大舅哥多多照顧。
另外,柳承恩讓人給柳承志捎了信回去,請他和族人們能多多幫忙。
柳承恩早在離開高縣之時,便有預感了。
蘇錦繡的手藝的確是極好。
同樣的方子,當初他讓方氏做了多少次都不成。
可是到了蘇錦繡的手里,那就是將那種淳淳的黃豆醬的味道給還原了。
至于后來的其它的肉醬等等,如果沒有這種味道純正的黃豆醬做原料,也是徒勞。
蘇錦繡收到他的信,自然是分外開心。
人手的事情,原本也是她一直擔心的。
現在收到了柳承恩的信,別提多高興了。
柳承恩不僅給她畫好了圖紙,還將相關的事宜都一一寫明,就是擔心她一個人應付不過來。
而蘇錦繡回了一趟娘家,跟家人商量過之后,便打算先把房子建起來,就按照柳承恩給的圖紙,一點兒錯處也不能有。
當然,這需要一大筆錢。
而蘇大郎的意思是先把作坊建起來,然后再蓋宅子,最后學堂,一步一步來。
而且,對外,就說是從蘇家先借了一部分銀子,待以后賺了錢再還回去。
這個說法,得到了全家人的認同。
當然,蘇錦繡回來后也跟公公婆婆商量了,他們也沒有反對的意思。
幾天后,蘇錦繡又和公公婆婆一起回了一趟柳家村,主要是去請族長幫忙。
“阿爺,這里是一張一百兩的銀票,等用完了您再跟我說,我大哥已經幫忙聯系了人送青磚和瓦片過來。只是這建房子還是需要人手的。阿爹的意思是就請咱們族里的人來幫忙,不管飯,一人一天二十五文錢,您覺得可行嗎?”
不管飯的話,這個價錢還是可以的。
不是太高,也不算低了。
族里頭有好幾個泥瓦匠手藝人,有他們指點著,再有其它的漢子們幫忙打雜,絕對沒問題。
“好,這差事我接下了。四郎媳婦還有什么不放心的嗎?”
“阿爺是族長,威望甚高,有您出面主持大局,孫媳放心的很。”
“哈哈!老二呀,你們家四郎好福氣呀!”
柳老二也是笑地十分滿足,兒子爭氣,兒媳孝順,他家四郎的確是有福氣,能娶到一個這么明事理又能干的媳婦。
柳大郎就跟聞著味兒來的一樣,“二叔,二嬸,許久不見了,聽聞四弟想要蓋房子,我的手雖然是傷了,可是腦子還能用,可以幫著記記帳的。”
柳大郎毛遂自茬,就已經想著來幫忙管帳了。
蘇錦繡笑了笑:“大堂哥還受著傷呢,哪能勞煩您?這等小事,承志堂兄就幫忙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