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繡上輩子也曾為仆,自然知道什么樣的人能用,什么樣的人才真地忠心。
有時候,人心,未必能比得上一紙賣身契。
劉五一家子撲通都跪下了。
“只求恩人能給我們一條活路就好。”
這一陣子他們借住在方三家里,只覺得臉皮都是滾燙的。
方三家日子雖然過地不錯,可是也架不住他們這么多張嘴來蹭吃蹭喝呀。
所以他們都盡量地少吃東西,多干活。
可是總共就這么大的地方,能有多少活可干?
前兩天的時候,劉五還聽到方三媳婦跟方三抱怨了。
不過方三這個仁義,沒有攆他們走。
可他們也不能因為人家好心,就在這里蹭地理所當然了。
蘇錦繡最終還是將他們一家子都買了下來,在蘇家吃了一頓飯之后,便匆匆回縣城了。
這一家幾口換了衣裳,又都清理了一下之后,看上去比先前順眼多了。
楊嫂幫著劉五媳婦給幾個孩子都穿好了衣服。
“咱們柳家的規矩不多,只要忠心就好。待遇可是極好的。每年四季都會添換洗的衣裳,你們剛來,所以現在只有一些舊衣先湊和著,等回頭夫人安排好了,應該會給你們一些布料自己做。”
楊嫂抬頭看過去,“你會針線吧?”
劉五媳婦忙不迭地點頭,“會的,會的。”
“那就好。”
這三個孩子最小的今年才六歲呢。
劉五的小舅子和三個孩子都被留在了這里,同時從府里選出了四個熟練的傭人和柳新一并去了作坊。
劉五和他媳婦兒也一起去了。
走的時候,孩子們倒是沒有哭地多慘,可能是事先被家里人囑咐過了,也可能是這陣子見慣了這樣的場面。
做黃豆醬需要的黃豆,已經有柳承志幫著安排收購了,而所需的一些罐子類的器皿,也都是由蘇方村的忠叔做的。
蘇忠一家子現在都是樂得合不攏嘴。
這生意一單接著一單的,他們家的進項也是越來越多了。
有蘇家的果醬和柳家的肉醬這兩單生意撐著,他們家一年下來結余能有百余兩銀子了。
這可是大數目!
作坊的事情基本上算是都沒問題了。
除了自家派過去的一些奴仆之外,還拜托族長尋了幾個能干的族人在作坊里做事,一天拿三十文的工錢,只管晌午一頓飯,也算是給了族人們一個賺錢的機會。
一轉眼,已經進入了七月。
天氣炎熱不說,小雨也是時有時無的。
在這種天氣下,柳老頭又病了。
柳承志得了消息,便去鎮上請了大夫過來,確定只是普通的鬧肚子,沒有大礙之后,便給縣城送了消息。
蘇錦繡想到了公公婆婆是孝順的,便差了楊嫂去探望。
不想楊嫂回來的時候,面色卻是帶有幾分的懷疑。
“你是說,老爺子極有可能是故意被人使壞,吃錯了東西,這才上吐下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