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也真是操碎了心。
事事都為女兒想到了。
蘇錦繡心里頭暖暖的,這是親娘呀!
“阿娘放心,我自己都曉得的。您和阿爹也得多多保重身體,再等兩年,二哥再去考舉人,定然能高中的。”
提到二郎,楊氏倒是樂了。
“我不擔心他,你二哥如今也是個有奔頭的人了。眼瞅著四郎這樣的例子,現在渾身就跟打了雞血似的,可是精神著呢。”
蘇錦繡點點頭,昨兒她也見二哥了。
謝師宴之前,他們都先進的柳宅。
“阿娘,阿爺阿奶那里如何?可又讓人過來找麻煩了?”
楊氏撇嘴,一臉不屑,“他們倒是想要過來找麻煩,可是也得有那個臉呀!”
當年他們一家子是怎么被分出來的,還用再去幫那些人回憶一下子嗎?
自打蘇錦繡開始琢磨點心方子,又是想法子做果醬開始,蘇家老宅的人就沒歇過心思。
可是又能如何呢?
族長那里可是都看地真真兒的,哪能讓他們欺負人?
更何況后來又出了蘇瑾行的事,現在老宅那頭可以說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偏偏,還供著一個蘇瑾言這樣的秀才郎呢。
讀書可是一件燒銀子的事兒。
蘇瑾言又不是廩生,沒有米糧銀錢可領,倒是能讓田地免稅,自己一家子免了丁役,這也算是為家里做了貢獻了。
只是一年下來,蘇瑾言花費的銀錢可不少。
這兩年,老宅那邊的人沉默了不少,看上去也都是蒼老了不少。
楊氏也不是一個心眼兒小的,除了每年的奉養銀子之外,到了年節之時,也會讓大郎或者是二郎送上一份兒心意過去。
大部分時候,都是自己家里做的點心。
偶爾,也會送上幾尺布。
別小看這幾尺布,放在村子里,這已經是厚禮了。
更何況,楊氏這邊讓人送的勤呀。
端午節、中秋、過年還有正月十五,再加上了二老的生辰,這一年下來,送六七回的東西呢,足以堵住全村人的嘴了。
哪一回的東西看似不太精貴,可都是實用的呀。
再說了,他們三房是被強分出來的,就算是啥東西也不給,別人也挑不出錯處來。
只是楊氏是個心眼兒好,同時又不愿意落人話柄的,不忍心看到自家男人因為這種事情愁眉不展,所以,事事都做地很貼心。
如此一來,蘇保柱對老宅那邊的愧疚自然也就沒了。
而蘇二郎是個讀書人,有一對孝敬長輩的父母,傳出去了,這名聲也好聽。
蘇大郎更是經常會時不時地給作坊里的工人們發福利。
每每都會特意提一句老宅,再讓人給老宅送去。
作坊里分什么,就給老宅那里拿一份兒,不在于東西多少,關鍵是這么多人都看著呢,你可不能說人家蘇老三不孝順!
于是,蘇老太心里頭別提多憋屈了。
就覺得明明老三心里頭沒有她這個老娘,可是偏偏做出來的事兒卻讓人覺得他特孝順,這讓蘇老太的心里頭跟吃了一只蒼蠅似的,別提多惡心了。
“說到了老宅,一會兒我帶你過去給你阿爺阿奶問個安吧,不然,怕又是要作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