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這個,楊珊珊便覺得心底里頭熱乎乎的。
一百兩銀子對于蘇錦繡來說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對于他們來說,可是一大筆的財富呀。
有了這一百兩,哪怕是他們冬天不種暖棚,至少也能撐到明年天春兒了。
可是如今蘇錦繡又教了她們種菜的法子,這自己家的菜品解決了不說,還能拿到外面去賣換銀子。
這樣的大恩,當真是無以為報呀。
楊珊珊沒跟安崇明提這件事。
她知道,有些事,她心里清楚,夫君也并非就一無所知。
就好比現在家里頭弄的這暖棚,他定然就知道是蘇錦繡幫了忙的。
楊珊珊沒有為了菜的銷路發過愁。
種出來了,也都是蘇錦繡差人上門來過了秤,然后再拿去了外面的酒樓的。
楊珊珊知道柳家出的暖棚菜品貴,可是也知道自己家里這個種地沒有人家的好。
所以同樣的菜,楊珊珊便堅持要比蘇錦繡給的價錢少一些。
她有自知之明。
人家樂意幫她,那是看在了她們夫君摯交的情分上,她不能不懂事呀!
如此,倒是讓兩家的關系更和睦了。
如今已經到了十一月,楊珊珊翻出來一件大氅,男式的。
“柳家的那位久叔,夫君可還記得?”
“自然記得。這是他送來的?”
“是呢,前不久他帶著妞妞去了城外的山里打獵,聽說這久叔以前就是個獵戶,怕手藝生疏了,便帶著妞妞去了好幾天,回來的時候,可以說是滿載而歸呢。”
“這個久叔的本事我也是聽說過的,而且妞妞又天生神力,他們兩個出馬,那一定是收獲頗豐。”
“是呀,這不是嘛,之前弟妹讓人給送過來了幾張皮子,我便做主給夫君做了一件大氅,這北方的天氣冷,您是官老爺,在外面也是要講個面子的,不能比旁人差了不是?”
安崇明聞言嘆了口氣,“想必,這也是柳弟的意思。咱們欠柳家的,似乎是越來越多了。”
“夫君也不必擔憂,你們同朝為官,將來也指不定誰會進了哪個衙門。將來若是你能有機會幫著他說說話,或者得暗地里再有一些小動作,這便是對他最好的回報了。”
安崇明輕笑,“你倒是想地通透。”
蘇久獵回來的東西可不少,后來還是雇了上山一起弄回來的。
皮子也都是蘇久自己處理的,再有一些肉,也都沒有拿出去賣,而是讓柳承恩當成了人情給幾位座師送去了。
當然,也沒能落下江家。
對此,江老夫人對柳承恩這個師侄孫可以說是滿意地很。
江老夫人在給江元豐送的信中可是沒少說他的好話。
蘇久原本還覺得憋悶一些,自打發現這城外也有一些荒山是可以出入打獵的,便每隔上一陣子就帶著女兒進山狩獵。
別說,人也精神了,而且這收獲也頗豐。
楊珊珊數了數銀子之后,一臉滿足。
“夫人,禮部郎中家的請貼送來了,您看要備些什么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