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朝官場上的規矩有二。
第一,大年初一那天文武百官和品級較高的地方官必須早早地上朝給皇帝拜年。
當然,像是柳承恩這種品級的小官兒,估計也就是在殿外跪一跪,行個禮。
文武百官這么多,皇上哪能都見得過來?
柳承恩問過自己的上司,得知自己能不能進入殿內向皇上磕頭,這完全取決于皇上當天的心情是好是壞。
若是心情好,皇上會讓人安排,百官分批進入殿內向皇上拜年。
若是心情不好,極有可能先讓朝臣們都在外頭凍上一個時辰再讓大家磕頭拜年,然后走人。
先不說柳承恩是否能進入殿內磕頭,只說這個規矩使得京官和品級高的地方官不能在初一當天跟家人團聚,而是要跟皇帝團聚。
這算不算是君臣一家親?
當然,一般情況下,也只是磕個頭,說一些吉祥話,便能回去了。
可是即便如此,也至少是先跟皇帝團聚,退了朝之后才能跟家人團聚。
總之,柳承恩就是覺得這個規矩有些不近人情。
大過年的,還不讓在家里睡個好覺。
第二個規矩就是,地方行政長官在春節期間嚴禁離開衙門回老家。
這個規矩不止是大興朝,便是前朝,甚至是再往前,也都是這樣的規矩。
長官都回老家了,那當地再出什么事怎么辦?
而且大部分的官員任職地方離老家都很遠,大冬天的一來一回,怕是沒有一兩個月都回不來。
所以,這才有了這個規矩。
這個規矩斷絕了地方官在老家過年的可能性,他們要想跟家人團聚的話,地點只能定在他任職的地方。
不管怎么樣,一切都得按照規矩來。
這一點,不能錯。
終于到了臘月二十八這天,柳承恩不用早起了。
可是長時間的生物鐘已經養成了,所以早早地也就醒了。
起來到院子里打了一套拳法,然后再沐浴更衣出來,發現蘇錦繡還沒醒。
想了想,自己昨天晚上好像也沒有太過分,只是要了一次,應該不至于讓她這么累吧?
“阿錦,起來吃早飯了。董姨做了你喜歡吃的牛乳蛋羹,快起來。”
蘇錦繡極其困難地睜開了眼,“今天外面冷嗎?”
“冷,看樣子明天有可能要下雪了。”
“你怎么知道?”
“我聽欽天監的人說的。”
蘇錦繡懶洋洋地哦了一聲,緊接著就又要閉眼。
“阿錦,別睡了。先吃東西,一會兒陪我一起去江家送年禮。”
別的地方可以不讓蘇錦繡去,可是江家,她是必須得去的。
江夫人喜歡蘇錦繡,而且也一直拿她當女兒一樣地看待,柳承恩若是不讓她去,估計江夫人能直接派人過來。
夫妻倆收拾齊整了,就往盛安巷的江府趕。
正趕上過年,像是江家這種門第的人家,自然是送禮的都得排著隊。
柳承恩也不急,讓蘇錦繡在馬車里等著,他則是下去親自跟人交涉。
又過了一刻鐘,夫妻倆這才進了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