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聽到這里倒是一愣。
想到了自己派人查到的那些,便又不得不承認,這個蘇錦繡的確是一個賢內助。
能在短短的時間內讓蘇、柳兩家都富裕起來,是個能人!
可惜了,生為女子,倒是局限了她的才能。
不過,有柳承恩這么一個寵媳婦的,倒也不算是完全地埋沒了她。
“既然是你家夫人有孕了,那路上慢一些倒也是情理之中,罷了,這一點朕允了。”
“多謝皇上。”
皇上一看他又要開口,搶先道:“你還有什么條件?”
聽得出來,皇上已經有些無奈了。
柳承恩笑了笑,“回皇上,微臣暫時也沒有什么條件了,只是,微臣想問問,這北安州內匪患也是一個大問題,不知微臣去了北安州,這當地的守備是否能配合微臣?”
大興朝的州分上、中、下三等,上州長官稱州尹,中、下州長官稱知州,品秩分別為從四品和正五品。
同樣都是知州,可是有的品階就高,有的就低。
就好比北安州與江寧府,其實按說都是一樣的等級。
可是因為江寧府大、人口多且富裕,所以那里的最高行政長官就是知府,人家可是正四品的。
而柳承恩雖然是被提拔到了知州,可因為北安州是下等州,所以,只能是官至正五品。
因為等級的不同,所以各地的一些守備軍的將領們對于當地的行政長官表現出來的態度也就不同。
大興朝知州的全稱為“知軍州事”,簡稱“知州”。
掌教化百姓,勸課農桑,旌別孝悌,奉行法令,考察屬員,賑濟災傷,以及賦役、錢谷、獄訟等事。下等州有觀察、防御、團練、軍事等,而知州的佐官有同知、判官等,全是文官。
要是和匪患對抗,指著府衙的那些個兵丁,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所以,還得靠當地的兵。
大興朝在各州府設都指揮使統轄駐軍,以下分設衛、所。
每衛編制五千六百人,設置指揮;衛下轄五個千戶所,每所一千一百余人,設千戶;千戶下轄十個百戶所,每所一百一十余人,設百戶;百戶下轄兩個總旗;總旗下轄五個小旗。
每個小旗為十人。
在北安州,雖然窮,可也同樣是設置了指揮使一職的。
一個衛所的指揮使可是正三品,就連底下的指揮同知二人也是從三品,指揮僉事四人都是正四品,此外還有鎮撫、經歷、知事、吏目等屬官。
柳承恩估摸著,自己的品級,也就只能和鎮撫等人平起平坐了。
一想到了自己身為地方的最高行政長官,卻還要處處受這些粗人的轄制,柳承恩還真覺得有些苦。
當然,他也沒指望著皇上能讓他去統領地方的一個兵權,他就只想著自己是不是可以有個特權什么的,偶爾能讓當地的指揮使給配合一下子。
“行了,這件事情朕自會有安排。”
柳承恩哪里能放心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