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著實不小的開銷。
沒想到,這讓他頭疼了好些日子的事情,竟然讓蘇錦繡三言兩語就給解決了。
他怎么就沒想到這么好的法子呢?
“好!阿錦,你先歇著,清川,好好陪著你嬸嬸,照顧好她。我這就去前面安排,晚上吃飯也不用等我了,估計要晚些才能回來。”
說完,便不見了人影。
蘇錦繡搖搖頭,提起公事,便又忙得不可開交了。
蘇錦繡出的主意自然是極好的。
只是柳承恩還需要再將其細化,然后再與幾位手下商議之后,再甄選出合適的村子。
最終,他們先選定了良縣的三個村子。
先拿這里做個實驗,若是成了,那后面的計劃也就可以繼續執行了。
北安州下轄只有三個縣,最窮的,便是平縣了。
而且去歲凍死的人口中,也是平縣最多。
柳承恩想到了前世自己學到的那些個招商引資的法子,便琢磨著要如何才能讓百姓們不再完全依附于農耕。
口糧的確是來自于土地,可若是一家人都全指著土里刨食,那除非是地主,否則是絕不可能養活得了一家人的。
所以,還得想辦法。
蘇錦繡先前已經安排人去平縣了。
平縣那邊每年豆子的產量都不低。
蘇錦繡就想著干脆在平縣建個作坊,好歹還能和著解決一些個百姓們的營生問題。
柳承恩想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北安州可是有著豐富的水源的。
既然能收山貨,那是不是也可以發展一下漁業?
事情總得一件一件來,路也得一步一步地走。
忙碌了四五天之后,終于,良縣那邊傳來了好消息。
他們選定的三個村子,都已經籌集好了銀子,本村的村民們也都樂意出來干活,給自己村子修路了。
因為是給自己村子修路,所以這些人們干活的勁頭就比較足。
柳承恩不放心,還親自帶人去看了看。
有些地方只是把泥土夯實了,而有些地方,則是用了附近山上的石料,而其中一個村子則是用木材又修了一座更為寬敞的木橋。
為了更結實,還采用了雙層的木料,而且寬度也把握地很好,可以有牛車馬車地通過。
看到村民們的熱情空前的高漲,柳承恩很滿意。
他心里很清楚,百姓們之所以這么配合,主要還是因為自己給他們畫了一張大餅。
柳承恩承諾了他們,待這路修好了之后,便會有人過來常年收山貨或者是其它的東西,而且價格會比以前要高一些,也不需要他們再徒步進城去賣,又省時省力,還能多賺銀子。
因為之前柳承恩安排人過來收了一批山貨,所以百姓們對此倒是深信不疑。
畢竟,他們之前可是真真切切地拿到了銅板。
現在柳承恩最擔心的,就是蘇孝能不能把那些東西賣出高價了。
畫的大餅能不能吃,就全靠蘇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