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多大度呀,直接大筆一揮,這莊子就成柳承恩的了。
皇上多精明呀,他在意的是一個小小的莊子嗎?
他在意的分明就是柳承恩新研究的那個地窯式取暖呀!
這個取暖的想法早在去年沒來北安州的時候,柳承恩就想到過多次。
北安州天氣冷,而且冬天的時間也比其它地方要更長。
所以,如果只是選擇用一些木料或者是炭來取暖的話,消耗太大。
至于火墻火炕,說到底,也還是得用炭,那是人住的,所以消耗多一些,倒也無可厚非。
可是普通人家里可禁不起這么大的消耗。
另外,北安州因為冬天的時間長,又冷,所以到了冬天,幾乎是沒有什么蔬菜可以吃。
除了一些提前腌好的肉以外,估計也就是一些山貨可以吃了。
這絕對不行。
柳承恩也就盯上了冬菜這么一個大市場。
北安州的富貴人家也不少。
從他們嘴里頭摳銀子出來,就必須得弄點兒別人不一樣的。
只是,如果用地窯式采暖的話,那么這地窯上面鋪的就只能是石頭一類的東西,木料肯定是不行,要出事的。
柳承恩干脆就讓人試著建了三間瓦房,然后底下是一個橫跨三間屋子的燃料坑。
這個燃料坑并沒有想像中那么大,比三間瓦要小一半。
正好是處于了房子的中間位置。
屋子是采用了石板鋪成,然后燃料坑里則是直接堆放粉碎過的秸稈。
入冬前,他只需一次性往這個“地窖”里填滿粉碎過的秸稈,然后用通風口控制其燃燒速度,產生的熱量就可以讓家里的室溫一直很均衡。
據戶曹測算,使用這種“地窖式地暖”,普通農戶每個冬季不僅可省了買炭的銀子,還順便“吃掉”了自家地里大量的的秸稈。而開春后,地窖剩余的灰燼,又變成了上好的肥料。
要用粉碎后的秸稈將這個坑堆滿,總量大約需要兩畝地的碎秸行,然后從進料口用大一點的柴火將其引燃即可。
燃燒坑位于燃料坑的正上方,比燃燒坑略寬。它的作用是在燃料坑的上方留出一定的空間,讓“地窖”內保持一定的氧氣供秸稈碎末燃燒,并使熱量可以均勻地傳導到整個“地窖”的頂部。
煙道的寬、高這些數據都需要實際操作才能確定,所以,按柳承恩的意思,他們已經來來回回地改了好幾次了。
這煙道與燃燒坑處于同一個水平位置,一端與燃燒坑相通,另一端則接入了農戶家的爐灶煙囪。它的作用有兩項,一是將燃燒時產生的煙塵排出“地窖”之外,二是使燃燒坑內的熱量盡可能多地被農戶的地面吸收。
總之,就是盡量地不要浪費一絲一毫的熱氣。
經過了匠人們一個多月的來回試驗,最終確定了一套最為安全且合適的保暖方法。
從總體的位置看,燃料坑和燃燒坑位于房屋地下的北半部分,煙道則彎彎曲曲地盤在房屋地下的南半部分。這樣,進料口和通風孔均可留在房屋的陰面,不影響房屋的整潔美觀。
在“地窖”與房屋之間,是用的石板來間隔,很結實。
可是煙氣有毒,若是稍有不慎,也是會害人的。
為了嚴格密封,匠人們在鋪完石板之后,又認真地用塘泥和石灰和泥填了縫。這樣一來,煙塵就無法鉆出。
總體來說,這個取暖方法倒是不錯。
只是,若是普通百姓家修建,危險性也會增多。
畢竟,他們不可能像現在的匠人這般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