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天氣越來越冷,柳承恩的嘴上都急得起了火泡。
蘇錦繡不放心他,家中有楊氏和柳小蓮照顧,也便跟著一起來了。
一則是知道柳承恩要在平縣住一些時日,她不放心,便隨行過來照顧他。
二來,也是因為平縣的這些產業,她總得過來看看。
身為黃豆醬作坊的正經主子,還是頭一次來呢。
而酒坊那邊,蘇錦繡也露了個面兒,確定冬天他們也可以正常釀酒之后,便不再多留了。
在北安州盛產一種山梨。
這種果子一般都是野生的,大山里隨處可見。
只是這種山梨與普通的利子不同,很酸,而且還很硬。
哪怕是到了十月已經該收了,可還是又硬又酸。
所以,這種山梨在當地是根本不受歡迎。
只有一些老百姓家里會收集上幾筐,然后在家里放著,上面再蓋上一層褥子,一般放上半個多月,也就會有些軟了,吃起來口感也沒有那么酸了。
只是仍然比不得常山府那邊出的梨子好吃。
這種梨子不好吃,可是釀酒卻是口感極好。
最關鍵的是,這種山梨的量很大,北安州鏡內的山上基本上都有,而且又易儲存,大冬天地直接放在沒有火墻的屋子里頭,也不會壞了。
蘇錦繡小心地給柳承恩的嘴角上抹了藥,一臉無奈道:“你也真是的,多大的事也得先顧著自己的身體呀。你看看,這大冬天的,你還能上這么大的火,你若是真病倒了,這么多的事情誰來做?你平時不總說要分清楚輕重嘛,怎么到了自己身上,竟是半點兒不長進?”
柳承恩也知道自己理虧,沒敢駁她。
況且,他也知道蘇錦繡的性子,這是心疼他呢。
“這是董姨之前讓人配好的菊花茶,這幾天每天都得喝這個,還有,后頭幾天咱們多吃一些冬瓜類的,這幾天都不能吃肉了。”
“知道了,勞阿錦費心了。”
蘇錦繡見他認錯態度良好,人也跟著軟了下來,“你呀,這北安州又不是只有你一個朝廷命官,有些差事,就得想法子讓底下人去辦。你不是也說過,凡事要量力而行,你沒有那么大的能耐,何必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呢。”
這話若是別人聽了,估計能跟自家小娘子翻了臉。
怎么聽好像都是在貶損人能力不行的。
可是柳承恩明白,這是蘇錦繡在提醒他,有多大本事干多大的事兒,多大的碗盛多少的飯,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阿錦,我也是太著急了。眼瞅著這天越來越冷了,可是還有不少的百姓至今都沒能妥善安置,我只是不想眼睜睜地看著那些凍死呀。”
“四郎的心思我懂,只是四郎也得明白,這么多人,你一人之力,又怎么能行?”
柳承恩眨眨眼,似乎是被她提點到了,“阿錦?”
蘇錦繡輕嘆一聲,“你知道讓那些空出來的舊宅里多住幾戶人家,怎么就不知道讓那些稍微富余一些的人家里收留幾戶窮苦人家?只占他們的屋子,算是租房,其它的一概都不必理會,這不就成了?”
柳承恩頓時眼睛一亮,整個人如同是被人醍醐灌頂,一下子腦子里就清明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