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州的高梁長地倒是好,而且豆子長比其它地方長地個頭更大,也更圓實一些。
柳小蓮和林濤的婚事定下,前幾天林文正又特意派人過來一趟,算是過了小定。
如此,便只等著嫁人了。
柳承恩看了林濤新做的幾篇文章之后,頻頻點頭。
“玄赫這文章寫地越發嫻熟了,不錯。因為熟知了各衙門之間的一些實際操作,所以你這篇策論中很多點就可以實際地推行下去,到衙門里幫忙果然還是有好處的。”
“多謝大哥指點。”
“玄赫,如今天氣回暖,我想著你也應該先去江寧府了,雖然是秋試,可是早些過去,也好適應那里的環境、氣候。另外,我手書一封,你去高縣拜訪一下關先生吧,也讓他指點一下你的文章。”
林濤大喜,關先生可是出了名的大才呀!
“如此甚好,多謝大哥照顧。”
“你也不必見外,我對你好,一是看你的確是有才學且人品端正,二來,也是希望你將來能善待我妹妹。”
“大哥放心,玄赫定不敢負柳小姐。”
柳承恩還是信得過他的,又囑咐了幾句之后,便商定了出發的日子。
正好再過幾天蘇大郎也就到北安州了,到時候,可以和他們一塊兒走,人多嘛,還安全一些。
柳小蓮自然也是要跟著回去的,而且聽著林文正的意思,以后成親,也是直接在江寧府。林家在江寧府是有老宅的。
“我母親來信說,再過兩個月,她會帶人回老家,除了稟明長輩之外,也是打算在江寧操持我與柳小姐的婚事。”
“如此也好。只是我可能就喝不上這口喜酒了,待他日你金榜題名,咱們同朝為官,到時再一起慶賀!”
“多謝大哥吉言。”
方氏和柳小蓮一聽說要回高縣了,也就意味著以后很長一段時間都看不到兩個小寶寶了,自然又是一陣不舍。
蘇錦繡看方氏都快掉眼淚了,連忙勸道:“阿娘,您這回回去,還得操持著蓮姐兒和七郎的婚事呢。等婚事成了,就都一起搬到京城去住吧。我在京城郊外有處宅子,正好可以讓七郎在那里靜心讀書。而且蓮姐兒以后肯定也是要和妹夫一起回京的,如此,咱們一家人不就又能團聚了?”
方氏卻不再是那么好糊弄了,“四郎這一時半會兒的哪能回得了京城?”
蘇錦繡笑了,“阿娘放心,我聽四郎說,今年若是不回京,明年開春也肯定是要回京一趟的。”
“四郎要被調回去了?”
蘇錦繡愣了一下,“哪有這么快?應該是回京述職。一般情況下,地方官在任職期間是會有一次進京的機會的。四郎是去年來的北安州,所以估摸著今年秋不進京的話,應該就是明年春了。”
方氏的心情果然好了些。
只是眼睛還是舍不得從兩個小娃娃身上挪開。
“阿娘放心,等四郎在這里任職期滿了,再回京的話,就可以給您請封誥命了,到時候,您就是正經的貴夫人了。”
這話半是認真半是打趣,倒是讓方氏開心了。
方錦玉也舍不得柳小蓮走,可是她也知道人家是要回去準備成親的。
這人還沒走呢,又有麻煩來了。
蘇錦繡怎么也沒想到劉家求娶蓮姐兒不成,竟然又把主意打到了蘇錦玉的身上!
這一次,蘇錦繡是真怒了。
“勞煩您回去跟劉夫人說一聲,我只是玉姐兒的阿姐,她的婚事,自然是當由家中長輩做主的,這門親事,我可不敢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