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老二一瞧著這些東西,便覺得親切。
都是地里頭土生土長的,瞧著就覺得親。
“辛苦大郎了。不知大郎這次要在北安州停留幾日?”
“大概十日左右,若是一切順利,也有可能只待七八日。”
方氏嘆了口氣,“我們這次也要一同回高縣,一路上還要麻煩大郎照應了。”
“嬸嬸客氣了,咱們原本就是一家人,何必說這些外道話。”
晚上一起吃飯的時候,正好林濤也一并出來跟大家見了面。
蘇大郎一瞧見他,便是一頓猛夸。
林濤略有幾分的羞澀,“蘇大哥過獎了,比起才學,我不如大哥多矣。”
此去高縣,林濤也將同往。
他打算隨他們一起先回高縣去拜見關先生,希望能得關先生指點,之后,再回江寧府。
他在給父親的信中提及了柳承恩給自己寫的舉薦信,林文正自然是格外欣喜。
能得關先生指點一二,林濤此次鄉試的勝算便又大了許多。
林文正將這個好消息跟夫人提及時,夫人原本還不曾當回事,待得知了這位關先生便是皇上也曾親自請教問題,并且尊稱他為恩師的時候,才真地重視起來了。
林文正一臉得意,“瞧見了吧?你們女人家就是見識淺薄!總以為有權有勢的就一定是好的親家,也不想想,咱們兒子是要走科舉之路的,就算是巴上了那些國公府侯爵府的又如何?兒子想要出人投地,還得靠自己的真本事!”
還有一樣,林文正沒敢跟夫人說地太直白了。
如今朝廷吏治還算是清明,皇上正值壯年,幾位皇子已然長成,此時已經有了結黨拉派的趨勢,這種時候,娶一寒門女,才是最穩妥的。
更何況,那柳小蓮如今也不能算是寒門女了。
有當官的哥哥,有個有錢的大嫂,這門親事,看似是對方高攀了,可是實際上,卻是他們林府得利最多的。
這里頭的一些個彎彎繞,林文正也無心再與夫人細說,說了她也聽不懂。
柳承恩到平縣的第三天,親自去看了幾條官道的修建。
基本上都快要竣工了。
所是官道,基本上都是用了打夯的法子,極少數的地方是鋪上了一些石頭。
打夯是北方人常用的法子,是幾個人一起用力,將土地夯實了,要能確保日后地坪受壓不再塌陷,而且還能禁得住一些牛馬車的反復碾壓。
當然,這種路并非是一次性修好了就可以的。
可能需要三五年的時間再重新修整一番,這個倒是無所謂。
這種土路的修建并不怎么費銀錢,就是有些耗工時。
“這條路不錯,寬度好,而且平整度也是最好的,再在路的兩邊都栽上綠植,種一些楊樹吧,這種比較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