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蘇錦繡想的法子也很簡單,而且對于北安州的一些富貴人家來說,壓根兒就不算什么。
“兩位姐姐,我的法子說完了,二位覺得是否可行?”
丁夫人看向蘇錦繡的眼神都變了,怎么也想不到,她能想出這樣的法子來。
丁夫人真想掰開蘇錦繡的腦子好好看看,這里頭到底是怎么長的,怎么能總是想出這一出又一出的妙計?
“錦繡,你這法子倒是不錯。只是這捐糧一事,可多可少,而且又牽涉到了粗糧細糧,再者,比如說這捐小麥跟捐面粉也總是不同的吧?”
聽得出來,這丁夫人是真心地想幫她一把。
蘇錦繡笑道:“姐姐說的是,我的意思是捐糧多少無所謂,一石不嫌少,十石不嫌多。我都想好了,到時候會弄一個名單出來,不僅僅是要在北安州的城門上張貼,還要讓夫君一并寫入奏折里。總得讓那些個男人們知道,咱們女人并非是除了生孩子便一無是處的。”
周阮聽得眼睛都是亮晶晶的,“可是你不是說府衙缺銀子嗎?這只是捐糧有什么用?”
丁夫人瞥了一眼過去,“你呀,還是沒有錦繡想的長遠。咱們女人家若是以節儉為由,省出來一些糧食捐給府衙,這些糧食自然是可以用到了那些個勞工身上的。這不就等于是銀錢了?”
蘇錦繡連連點頭,“正是這個道理。像是咱們這樣的人家,哪一家敢說自己沒有余糧?捐些糧食出來,無論粗糧細糧,都是可以解了府衙的燃眉之急。若是捐地多了,也可以讓糧倉那邊儲備起來,若是少了,估計也能解決那一千多勞工一個月的口糧呢。”
蘇錦繡這話可不是憑空而來。
她早就算過了。
北安州的有錢人不少。
這些權貴們不要說捐多了,哪怕是捐出十石來,都不會影響到他們自己家的日子。
而且礙于情面,總不至于真有人家只捐一石糧食吧?
臉面還要不要了?
丁夫人也想到了這一層,不由得對蘇錦繡豎起了大拇指。
若是直接管這些人要錢,那肯定是這個捂著,那個哭窮的。
可現在只是管他們要一些個余糧,而且粗糧細糧皆不限,這絕對不會讓那些富貴人家覺得太心疼了,也就不會讓他們對柳知州心存埋怨了。
不得不說,蘇錦繡這個法子,真是妙極!
兩位夫人都覺得此事可行,而且還積極地幫她出謀劃策,并且都想著利用自己的人脈關系,再多邀請一些人來響應她的這個提議。
如此,蘇錦繡自然是萬分感謝了。
蘇錦繡也直接放出話去,但凡是能為北安州出一份力,她便送牛肉醬一罐,若是捐贈糧食在十石以上者,可獲贈果酒一壇。
左不過就是為了鼓勵大家多多捐糧而已。
蘇錦繡率先而行,捐出了二十石的糧食,而且是十五石的細糧,五石粗糧。
而丁夫人也緊隨其后,同樣捐了二十石的糧食。
至于周阮也捐出了二十石,只不過,她捐了十石的細糧,十石粗糧。
有了這三位作表率,北安州的那些個富家夫人們也就行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