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醫很快被調回京城,他可是急不可耐地收拾東西當天就急著走,似乎是多待一晚上都能讓他降了身價。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回京后迎接他的不是以往的舒適,而是父親迎面來的一巴掌。
王太醫本人并不是醫博士,他的學識不足以達到教授醫師的資格,所以一直以來都是給他的父親做助教。
原本以為回來了,全家一定十分地想念他,定然是會給他好好地慶祝一番。
哪里想到,竟然是剛進家,一盆冷水就潑過來了。
“你這個不成器的東西!走之前我是怎么跟你說的?讓你在那里好好做事好好做事!你就是不聽!現在好了,你這樣被急促地叫回來,不僅沒有升職的可能,反而還被罰俸三月,你是不是傻!”
王太醫捂著臉都傻了。
怎么就罰俸了?
他到底又犯什么錯了?
“命令明天就會下,由太醫院的院使大人親自簽發的。不僅如此,這么好的一個機會,可以接觸到我大興朝數一數二的藥商,還能真正的接觸到那些頂級的名貴藥材,你,你竟然不知道珍惜這么好的機會,反而拱手讓人了,你真是氣死我了!”
王老太醫是真地快要氣瘋了。
若不是因為年紀大了,他就親自去了。
原想著這個兒子還有幾分本事,哪成想,竟然直接就給自己搞砸了。
多么好的機會呀。
就算是借著研究的理由,也是可以弄到一些上等的藥材的,到時候,手里頭有了真東西,有什么事情不就做地更有底氣了?
而且還能結交諸多的人脈,別以為那些藥商就低賤了,藥材都是由朝廷管控的,能做藥材生意的,那必然都是與各大勛貴世家有一定牽連的。
就好比是酒一樣。
不是什么人都能開個酒坊,賣個酒的。
這藥材也是一樣。
民間百姓可以開藥鋪,可是你這藥材的來源,你總不能自己親自上山去采吧?
王老太醫原本以為這次可以借由那些藥商而搭上幾大世家的線,沒想到,全都毀了。
而直到此時,王太醫才明白過來,自己到底錯過了什么。
宋太醫的官職比王太醫要高一些,這次去北安州除了自己的助教之外,還帶了五名醫師學生,而且都是他挑選的資質好的才帶在身邊,這也算是給他們好好地上一課。
太醫院和藥藏局雖然都有藥田,可是那怎么能跟這里相比?
這里是真正的天生地長出來的藥材,而且這些只怕是移到了京城也是活不成的。
比如說人參,那不是什么地方都能長的。
大興朝的名山多了去了,可是能出人參的,一個巴掌都能數得過來。
而且這些名山大部分都是集中在了大興朝的北邊。
這也就是說,人參這東西,對于環境和土壤的要求還是極其嚴苛的。
事實上不止是這個,太醫院的那些人都知道了,北安州可是發現了十余種珍貴的藥材,其中好幾味都是以前真麗國進貢的藥材。
如今他們自己地界上也有了,那是不是也就不稀罕別人進貢的了?
宋太醫忙地那些一個歡天喜地,看得出來,這人是醫癡,也是藥癡。
柳承恩關注了幾天之后,覺得有宋太醫在,出不了大岔子,便將注意力再度放在了各縣的基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