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承恩和李信仔細地分析過這個計劃之后,又給出了不少的補充和建議。
柳承恩從蘇錦繡手里接過來的時候,大概有五六張紙,等到他拿回去再還給蘇錦繡的時候,已經有了十幾張的厚度。
“這里面有我和文華兄給出的一些補充和需要你們注意的地方。另外,關于登高,倒也不必非得是山,咱們北安州這么多百姓,都去爬一兩座山了,那不得堵在半山腰了?”
蘇錦繡撇嘴,“那你的意思呢?”
“咱們北安州也是有一些高樓,或者是山下不也有一座有名的寺廟嘛,那里可是有一座七層寶塔,效果是一樣的。”
“嗯,我明白了。反正這個不是都由你的人去安排好嗎?我們就不操心這個了,只把菊花宴辦妥了,另外,還有其它各大商家的聯動也都弄齊備就成。”
“好,如果還有什么難處,盡管跟我說。”
所謂的商家聯動,最早還是柳承恩跟蘇錦繡提過的。
那個時候,是說到了藥材行的事,柳承恩的本意是讓北安州的藥材行們能團結一心,不可惡性競爭。
北安州的藥材不少,不代表了他們就不需要再從其它的藥商那里采購藥材了。
北安州又不是盛產所有的藥材!
所以,當時柳承恩才提到了商家聯動,當初訂下了九月初在北安州公開藥材采購的分配問題,也是為了能讓他們北安州的藥行享受到一定的優待,只要他們進的藥比不比別人貴,甚至是能便宜一些,那么,北安州老百姓們看病就能輕松一些。
其實說白了,也就是個互惠互利的事。
柳承恩身為北安州的知州,他在意的永遠只有兩件事,一是稅收,二是百姓。
蘇錦繡不得不承認,柳承恩給出的很多補充和建議是她們之前沒有想到的。
所以說,為什么中了探花的是柳承恩而不是她,這是有原因的……
蘇錦繡心里頭鄙夷了自己一番后,開始干正事了。
柳承恩這幾天則是總往貢院那邊跑。
貢院里頭的一些屋舍需要重修,還有一些桌椅都需要重新置辦,這些都得讓人記錄好了,不能影響到考試。
別誤會,這里說的不能影響考試,不是關于考生的,而是關于監考官的。
這些桌椅,都是給監考官們用的,可不是給考生用的。
考生們一般都是一人一間考棚,也被叫做號舍。
這號舍內十分狹窄,只有上下兩塊木板,上面的木板當作寫答卷的桌子,下面的當椅子,晚上睡覺將兩塊板一拼當床。
這么做的用意,其實也是為了防止做弊。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個比較省錢。
考棚里還為考生準備了一盆炭火、一枝蠟燭。
炭火即可以用來取暖,也可以用來做飯。考生考試期間與外界隔絕,吃飯問題得自己解決。
監考官巡視,只管考試作弊,至于考生在號房里的其他動作,監考官一概不問。
另外,李信也沒閑著,天天和學政大人檢查這些秀才的生平及相關。
按大興律,凡屬本府生員、貢生、監生,經科試合格,均準應試。凡經過科考,錄科、錄遺合格的考生均可以應試。
當然,對于考生,還是有一定的要求或者說是限制的。
比如有過失而罷黜的官吏、街頭藝人、妓院之人、父母喪事未滿三年的,均不準應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