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堂的炕和火墻一般都是白天燒木柴,晚上再加上一些炭然后封火的。
這樣比較節省。
一擔木柴才幾文錢,他們略微省著些用,可以用兩天的。
而木炭太貴了,所以他們都是晚上用這個填上后,把火一封,到了后半夜,哪怕是火熄了,炕和火墻也還是熱的。
等到天亮了,這基本上也就冷了。
早上只是燒上一鍋熱水,再做個早飯,便將這爐子熄了,靠著這么一點兒熱乎氣兒,堅持到了晌午,便能曬一曬太陽,便不會太冷,等到后晌沒有日頭可曬了,這才點上火,連帶著做飯再取暖一起了。
善堂里有兩個爐子,因為一個爐子只能供應一個火墻和火炕,所以分了東西兩邊兒。
因為事先沒有準備,所以這柴火定然是沒能供得上。
蘇錦繡這一來,可是讓大家都看到了希望,一幫小孩子,很快就將她圍在了中間。
“好了,你們也進去烤烤火。我讓人帶了一些小塊的地瓜,可以烤著吃。”
“哦!有地瓜吃嘍!”
孩子們沒有跑著去玩,而是有人幫著拿地瓜去爐灶上擺,有人則是將地瓜埋到了下面的灰里頭。
善堂人多,爐灶上擺了一圈,也不夠兩個人分一個地瓜的。
蘇錦繡還讓人帶了幾塊姜過來,讓人先生火熬了姜糖水,每人喝了一小碗,幫他們驅驅寒氣。
“好了,這些柴應該夠你們用上兩日了,官府那邊供的柴還要再等一等,現下都幫著救災呢,也實在是顧不上你們這邊了。若是短缺了什么,或者是有什么難處,便去州府那里尋我。”
“多謝夫人了,夫人大善!”
蘇錦繡沒有停留太久,又帶了同樣的東西去了西城的善堂。
之所以有兩處善堂,其實就是男女有別,混居一處,委實不妥,這才徹底地分開。
蘇錦繡又以柳承恩的名義,給城中的一些孤寡老人家中送了一些木柴和炭火,這才作罷。
一時間,城中百姓們對于知州大人的敬仰之情是越發地高漲了。
柳承恩是在次日才得知了蘇錦繡借用他的名義去安撫這些老人的,心中有些愧疚,“我竟沒有想到這一點,這次多虧了阿錦。”
“四郎何必與我客氣?你又不曾得閑,那些藥田還有果樹只怕也都受了不小的打擊,百姓們有了損失,還不知道要如何地難過呢。”
柳承恩嘆了口氣,藥田受的影響不小,收成上肯定是要大大減少了。
這些藥農們的收成少了,也不知道今年過冬的糧食和炭火是否能備得足了。
“好在之前你提醒了我,咱們的糧倉里頭不管是粗糧細糧,總歸是都滿著呢,至少不會讓百姓們挨餓。”
蘇錦繡笑了笑,“那便好。如今天氣還不是特別冷,我想著每日差人多買些木柴回來。咱們也學著那些百姓家,白天燒木柴,晚上再燒木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