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繡將金銀都放好了,想著快過年了,便又把春桃叫過來了。
“這是二十兩的金元寶,你去錢莊換了一兩一個的小元寶出來,這是一百兩的銀票,換成五兩一個的小元寶。另外這個十兩的銀子,全部分都換成了銅錢。”
“是,夫人。”
春桃跟在蘇錦繡身邊久了,也知道這是過年要給大家發壓歲錢了,喜滋滋地便出門了。
先前蘇錦繡和丁夫人商議著,便找了周阮和李夫人幾人,又聯合了許氏,她們都是讓府中的下人幫忙做出來了不少的棉被和棉袍,用的是舊棉和一些粗布。
再后來做鞋子和帽子用的,不是碎布便是一些舊布。
如今這棉花還沒有用完,余下的也不多了,蘇錦繡估摸著應該能撐過去了,便將這些東西都入了庫,好生保管著,這東西,只要她在北安州,怕是就得多備著了。
棉花有一大部分是從太原府那里采買的,太原府種棉花的農人還多一些,所以從那里采購舊棉,相對容易一些。
這會兒冬天還沒過去呢,蘇錦繡已經琢磨著,明年得在永州府也多采買一些了。
他們這里太冷,一年只種一季的莊稼,又沒有冬小麥,所以哪里還有閑地來種棉花?
就算是種了,這收成也不行。
北安州冬天冷,同樣的夏天也不熱,他們試種過棉花,根本不成。
所以,這棉花就只能是靠著從外頭采買了。
蘇錦繡突然想到了永州府和太原府好像都挺缺藥材的,倒是可以跟柳承恩提一提,若是能互利互惠,那就再好不過了。
其實柳承恩的一顆心一直在這兒吊著呢。
這都要過年了,皇上怎么也不想著把人接回去?
這是不打算見小殿下了?
這也不對呀,年節宮宴上,那是一個也不能少的,否則豈非是失了規矩?
可是眼瞅著這都臘月二十了,上頭也一直沒動靜,而來福和孫旗二人也沒有說要帶小殿下離開的意思,這難不成是打算在這里過年了?
一直過了臘月二十三,柳承恩是肯定小殿下不會回去過年了。
只是不知道皇上要如何讓宮里頭的那些人閉嘴而已。
蘇錦繡帶著孩子們親自去了一趟莊子上,然后讓兩個孩子跟著一起剪刺玫。
沒錯,他們在暖棚里試種的刺玫,終于有了成效。
只要溫度和濕度適合,刺玫就能開花。
“好了,白家的馬車過來了嗎?”
“回夫人,已經來了兩輛,說是還有幾輛馬車在后頭呢,白公子也親自過來了。”
這么冷的天,還能愿意出門的,都得說是勤快人了。
暖棚里頭很暖和,艾寶和安安兩個小娃娃跟著清川和蘇幕一起剪花朵,兩個小男孩子一手牽著一個,時不時地還低頭互動兩句,倒是格外的溫馨。
白越起進入暖棚,看到柳夫人在這里并不意外。
“誰能想到這大冬天的,竟然還能有新鮮的刺玫,夫人果然巧思。”
蘇錦繡只是淡然地笑了笑,“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兒,之前我自己花銀子送了十幾盒的玉容膏出去,沒想到貴人用著十分舒心,幾天前來了信,非得讓我在元宵節之前再送二十盒過去,連銀子都給我送來了,我豈敢不從?”
白越起的臉色一肅,一下子要二十盒,那必然是權貴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