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再有人從旁說上一句,這東西如今是滿京城的貴婦小姐們都極其珍愛的,皇后娘娘豈非是極有臉面?
畢竟,貴婦小姐們現在都搶不到一盒了,若是蘇錦繡直接送上十幾盒的玉容膏給皇后娘娘做打賞之用,那得多讓皇后長臉呀!
蘇錦繡把這里頭的一些道道早就琢磨透了。
走的路子,自然還是寶桂,旁的人,她也不信服,也不能讓寶桂公公覺得越過他了,想要過河拆橋了,這不厚道。
而且蘇錦繡借由寶桂公公送上的也都是一些尋常日用之物,并非真金白銀,所以也不怕皇上知道了。
跟那些送玉器頭面的貴婦們相比,她送的禮物,都太不值錢了。
所以,也不會給皇上造成自己在幫著夫君站隊的印象。
若是玉容膏剛出來那會兒,蘇錦繡就把東西送進宮去,只怕皇后娘娘要么不屑一顧,要么就是要懷疑蘇錦繡有險惡用心了。
而現在玉容膏在京城都賣地十分火爆,甚至還脫銷了,那自然就不一樣了。
蘇錦繡還特意寫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到了,這玉容膏乃是北安州白家所制,里面用到的東西是北安州特產的一些花卉和藥材,所以,用在人的臉上才會有奇效。
如此一來,也就等于是給蘇錦繡留了一條退路。
免得再被人質疑她巴結皇后。
雖然,她現在的確就是想著巴結上皇后呢。
一眨眼,到了年三十。
二十八那天,蘇錦繡又差人給各地的善堂都送了木柴和炭火過去,同時,又以柳知州的名義,給各縣的今年的榜上有名的部分秀才、童生家里頭送了些御寒的衣物過去。
而今年榜上有名的幾位家境貧寒的舉人老爺家里,除了送些炭火之外,還送了一些米糧以及肉過去。
蘇錦繡之前存下來的東西也不是特別多,所以,只是給真正有需要的人家送。
但凡是能吃飽喝足的人家,她就堅決不送。
主要是先前沒有儲存那么多呀!
以柳承恩的名義送去,也是為了避免自己惹上麻煩。
臘月二十九,蘇錦繡又以柳知州和北安衛的名義讓人給一些軍戶的家中送了些御寒的物資過去。
特別是有家人死在了戰場上,再也回不來的人家,更是多送了一些米糧。
消息傳到丁指揮使耳中的時候,都已經是大年初二了。
若不是王碩過來拜年的時候跟他提了一嘴,他還不知道有這回事兒呢。
“老爺,這些棉被棉袍的,妾身也是知道的,當初咱們家的下人還跟著一起趕制來著。我們前后總共找了二十多家的人幫忙做呢,忙了三個多月,才趕制出來這么多的御寒衣物,當初提出這個辦法來的,還是柳夫人呢。”
丁指揮使好半天沒有回過神來。
一介女流之輩,竟然能想地如此長遠?
而且,當真是舍了自己的財,去為百姓好呀。
想到了之前柳承恩說的,身為讀書人,就是要為君分憂,為百姓立命。
這柳夫人所為,怕不是也受了柳承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