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寒冬,可能大多數的百姓會以為春天就來了,就會歡呼,就會慶幸自己捱過了這個冬天。
可是只有柳承恩知道,過了寒冬,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是需要大量的糧食的。
北安州大部分的地方沒有冬小麥,只有極少數的田地因為靠南一些,土地不是那么地冷硬,勉強能種一些。
跟龐大的北安州相比,那點兒冬小麥,簡直就是不夠看的。
目前暖棚里雖然種出來了一部分的冬小麥,可是暖棚的數量畢竟有限,加在一起,也不過才十幾畝,連一個村子的百姓都養不活。
好在去歲他們在暖棚里種了不少的苞米和黍子,這些都是可以裹腹的。
另外,還有他們之前在地窯里儲存了不少的番薯,再過一陣子,應該也就可以開窯,然后把番薯都拿出來吃了。
番薯基本上各家各戶都有。
如今因為是官府有安排了施粥,所以很多百姓們也都是想著省下自己的糧食,然后去蹭官府的。
不吃白不吃呀!
倒不是官府在這里充傻子,實在是等到天氣暖和了,官府就會撤掉粥棚,到時候,百姓們就得依靠自己家里的儲糧過日子。
可問題是,去年的一場冰雹造成了不小的影響,給一些藥農和果農都造成了損失,而且因為是突然降溫,也直接導致了很多百姓們沒有來得及儲備糧食。
民間的百姓們日子不好過,一般都是在地里種小麥或者是稻米,然后去掉稅收之后,全部賣掉,自己家吃的都是種的一些豆類或者是苞米、番薯等。
將細糧換成銀錢,然后再買一些粗糧回來度日,有些日子稍微好過一些的,還會多備一些糙米,而大部分的百姓,都是以苞米粥或者是窩窩頭度日的。
柳承恩在城里轉了一圈,一直在州衙里待了一整天,那雪橇車都跑了兩趟之后,總算是都暫時地消停了。
戶曹是跟著一起去了一趟平縣,如今人回來,臉都凍得紅紅的,一雙手都快成冰碴子了。
“快過來烤烤火。”
戶曹一邊吸著氣,一邊搓著手,“大人,平縣的糧倉里的糧食大概還能撐半個月,咱們這回送去了幾車,估計能撐到下個月的中旬了。”
柳承恩臉色不太好,“這個冬天太冷了,而且,我總覺得,這氣溫一直這么低,哪怕是到了二月,咱們這里的雪估計也化不完。”
李信皺眉,“不能吧?一般來說,北邊兒大部分地方出了正月就已經開始回暖了,咱們北安州就算是冷,難怪到了二月還不能回暖?”
李承恩搖頭,沒說話。
他現在心里也沒譜,實在是不敢再往下想了。
他當然是盼著天氣能盡快地暖和起來,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開始種地,才能有收成。
可是,他既然是知州,就得做好最壞的打算。
“我去一趟傅家,傅兄一直與江南那邊有信件上的來往,問問他南方情況如何,實在不行,咱們就再進一批糧食。哪怕是壓在手里,總比到時候讓百姓們餓肚子強。”
俗話說,手里有糧,心里不慌。
這個道理,大家也都明白。
李信想到了就算是二月土地化凍,真要是有收成,最早也得等到七月,這還是有柳承恩給想法子弄出來的春苑米,要不然,百姓們可就真地要斷糧了。
“可以先聯系著,等到一通航運,立馬讓南方運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