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與興江鎮僅一江之隔,買賣東西自然是最為方便。
自己國家的富人們不買了,他們還可以運到了其它的小國去賣,不愁賺不到錢。
如此一來,這互市坊的人氣也就越來越高了。
柳承恩在互市坊開張后不久便回到了北安城。
戶曹一看見他就樂了。
原本庫里的銀錢不夠,就算是加上了皇上給的銀子,也還是不夠。
“幸虧大人想出了提前認購的法子。如此一來,咱們一期才能這么快就完工了。”
“嗯。這店鋪的銷售情況怎么樣?”
“回大人,一期的鋪面都賣出去了,二期也已經有六成都賣出去了。至于往外租的那些亭廊鋪位,并沒有多少,租出去了不足四成。”
“這個不急,會好起來的。總有人瞧著鄉鄰賺到了錢,然后才開始動心的。”
“大人說的是。下官命人做了統計,這一期已經開的店鋪不足六成,半數都是租給了別人的。”
“嗯。咱們最主要的還是得讓其它地方的人知道,咱們這里的互市坊開了。對了,遼東府和隴西府那邊有什么動靜嗎?”
“前天有一位遼東府的商家拐彎抹角的找到了下官,也在打聽這互市一事。”
“那你就看著辦,互市坊那里熱鬧了,咱們北安州才能好起來。你在這個位子上待的時間也不短了,這個互市坊弄好了,就是我們大家的政績,定然會讓皇上刮目相看,到時候擢升,不就有望了?”
“是是是,多謝大人提點。”
柳承恩回到書房后,提筆給關先生回信。
之前因為劉征一事,蘇錦繡給關先生寫了信,還是以自歉的方式寫的,關先生哪里能看不出來她的用意?
所以不久前給柳承恩回了信,讓他囑咐妻子不必在意。
況且,這劉征又不是他的學生,只是一個好友的學生罷了。
身為學子,竟然妄議人家后宅女子之事,若是再敗壞了人家姑娘的清譽,這可如何是好?
柳承恩現在就是給關先生回信呢,寫好了之后,又折好放下,差人去問問七郎,看看弟妹可需要寄家書回去。
柳七郎過來的時候,手上正拿著封好口子的信。
“大哥。”
柳承恩讓他坐了,然后將兩封信放到一起,再差人進來吩咐一番后,打發出去了。
“七郎,你來北安州也有些日子了,我一直忙于公務,也沒問過你。你如今書讀的怎么樣了?”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多謝大哥惦記了。如今跟在幾位大儒身邊學習,倒是令我學到不少。以往是我自己眼界狹隘了。總以為自己雖然不及大哥聰明,可求學方面一直都是很努力的。待聽聞幾位先生一席話,才明白人不能死讀書。”
柳承恩贊同道:“說的不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也是為何一直有那么多的學子喜歡游學,而且一些大家族還會放任他們的孩子去四處游玩了。你如今才剛剛會試過,不必急于一時。若是得空了,還是當四處走走看看,男子登高而望,自能體會那種一切盡在掌握之感。你將來既要入仕,那便不可拘泥于這宅內的一畝三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