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剛進來就聽到了此言,連忙阻止道:“大人,這小十村由來以久,以往多年都一直相安無事,您這突然就提到了要遷移小十村,甚至是更改州府的界線,這就等于是告訴別人,是你管理不當了。”
“文華兄的意思我明白,你是擔心皇上會責怪我處事不周。只是,這小十村的事情總歸是個麻煩,若是能遷移自然是最好的。也免得以后有糾紛。如今小十村不算是什么太大的村子,這收稅還好說一些,可將來若是小十村富裕了,又是稅又是瑤役的,我擔心有人從中作梗。”
李信也明白柳承恩的顧慮。
說到底,其實都是為了百姓。
然而,柳承恩的折子還沒遞上去呢,北安州,呃,更準確地說是遼東府就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的大案!
大十村被屠村了!
就是緊挨著小十村,隸屬于遼東府的大十村,全村被屠,無論男女老幼,一個不留,全都死了。
不僅死了,連村子都被燒了。
這委實有些嚇人,一個村子,加在一起近三千人,竟然說沒就沒了?
而之所以說也震驚了北安州,就是因為這個大十村是緊挨著北安州的,與大十村僅幾畝地之隔的小十村,卻是安然無恙,別說死人了,連只雞都沒少。
這太過于詭異了!
任誰看,這都像是有針對性,有目的的屠村。
李信看到了底下人送來的公文,也覺得此事蹊蹺。
“會不會是盜匪所為?”
柳承恩搖頭,“一夜之間屠村,而且未曾驚動到離得那么近的小十村百姓,足以說明對方目的明確,而且實力強悍。若是盜匪,不可能這么仁義,獨獨放過小十村的。就算是他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再殺人了,也一定不會錯過小十村的好處。”
李信又看了看公文中的一些遣詞用句,顯然,良縣的縣令也是被嚇得不輕,這上報的消息寫的那叫一個客觀,生怕再代入了自己的感觸,影響上峰的判斷。
柳承恩則是抿唇想了半天后突然輕嗤一聲,“這下好了,下令讓小十村百姓們遷移的理由有了,現成的,而且還不怕那些百姓不搬了!”
李信一臉呆怔地看向了自己的上司,你開玩笑的?
這個時候想的不是幾千條人命被殺,而是讓一個小村子遷移?
你怎么想的呀!
柳承恩將所有人都遣下去,壓低了嗓門兒,“文華兄,你信我。這件案子,咱們不能插手,最好也不要多問。案子太大了,我雖未親見案發現場,可是僅憑著這縣令上報過來的種種消息便可斷定,能操持了這么大案子的,絕非普通人。”
一個村子幾千口人呢。
一夜之間全部殺光,而且在此之前沒有驚動其它村子的人,也沒有任何人聽到了尖叫。
就這番操作,那不是專業的殺手,就是真正上過戰場上的人才能干得出來的。
這樁大案,不是他們有資格查的。
就算是遼東知府,怕也只有個旁聽的份兒。
果然,朝廷很快派下了大理寺卿來嚴查此案,柳承恩卻找了個機會,以一個普通百姓的身份,親自去了一趟大十村。
不能插手,不代表了不能去了解一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