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高威跟了他幾年,還真地是了解他。
柳承恩卻嘆了口氣道:“誰也不是傻子,只是不知道能不能釣到,即便是釣到了,又是否還會有漏網之魚呢?”
雖然誰都沒說,可是哪一個的心里都清楚。
這件案子可以說是十年來大興朝最大的一件案子了,甚至可以說是皇上登基以來最大的謀逆案!
可是眼下,卻無人敢講。
畢竟,現在伏法的都是一些小嘍啰,甚至最終能否順利押解入京都是一個問題呢。
柳承恩回到衙內,不期然地,想到了那日蘇錦繡對他提及的蘇家舊事。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當年那個大伯娘方氏能為了一點小便宜,便兩頭挑撥,兩頭哄騙,害得蘇家二房三房互為敵對,她自己卻是偷偷地得了好處。
若非是最終被二房識破了方氏的鬼祟行為,還不知道要鬧出多大的亂子呢。
思及此,柳承恩自然也想到了身處隴西府的永安王。
永安王論輩分,還是當今圣上的小叔叔,皇上對他也算是一直很敬重。
自分封到隴西之后,皇上對他可以說是一直恩寵有加。
但凡是年節之時,送往隴西永安王府的賞賜可是一直沒少過。
就是這樣一個人,難不成竟是藏在暗處想要漁翁得利之輩?
這永安王出身不高,而且封王,還是在皇上登基之后,才給他封的王。
侄子給叔叔封王,而且封的還是一個二字王?
這里頭的一些細節,那就耐人尋味了。
在大興朝,二字王一般用于地位比親王較低的郡王,大興朝開國的時間還不長,總共也不過才三代,可是皇子被封為郡王的,卻是不多。
這郡王位,要么就是不得皇上喜愛的皇子所得,要么就是先前的親王被貶而得。
倒是這永安王,便是一開始便被封了個郡王!
永安?
永遠安康,還是永遠安分?
心有疑慮,柳承恩于晚間又在幾位大人先后回去休息之后,才去找了大理寺卿說話。
他們都不知道,此時,范興的密折,已經在路上了。
蘇錦繡在內院將幾個孩子都哄睡了之后,才回到自己寢院。
董姨早已經命人備好了進補的熱湯。
蘇錦繡一瞧見這個,不由得便皺眉了。
董姨知道夫人這些日子天天喝這些湯湯水水,許是有些厭煩了,只得勸道:“夫人,這都是大人的一番心意,您想想這藥膳滋補,而且不比那苦藥湯子好喝?”
蘇錦繡撲哧一笑道:“知道了,我喝總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