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人浩浩蕩蕩地進京,這陣勢自然是引起了城門官的注意。
而一直等在了城門外約莫一里地之外的涼亭附近的江家人則是喜不自勝,回頭喊了一句,“回來了,回來了,快去稟報老爺和夫人。”
與他站地不超過三步的一名小童似乎才剛剛看清楚,也朝身后喊了一聲:“是小姐和姑爺回來了,快去稟報太爺和太夫人。”
這第二個出聲喊的,正是蘇大郎安排過來的人。
蘇大郎就坐在涼亭之中,聽到了動靜,臉上的笑是怎么也藏不住了。
兩年前蘇錦玉成婚,后來在大郎幾人的勸說下,他們全家人便都搬到了京城定居。
至于家中的產業,蘇大郎也不是一個蠢的,除了蘇瑾行之外,還另外安排了人手,虎子和二愣子,也都成了他手底下能干的大管事。
蘇大郎出錢重修了蘇家的祠堂,之后又以蘇二郎的名義買下了一百畝的田地交到族里,算是祭田。
為什么要以蘇二郎的名義買?
當然是為了免稅了。
六爺爺拿到這田契的時候,那手都在抖個不停呀。
“六爺爺,咱們蘇家的人丁不及柳家興旺,而且兩個村子離地也不遠,原本我想著也建學堂的,可是細想之下,又覺得不妥。這一百畝的田地產出,以后就由族里來安排給族中的孩子們讀書吧。多讀書,總是沒壞處的。”
六爺爺自然明白讀書的重要性。
蘇家,曾經也是輝煌過的。
只是想不到,一直到了孫子輩,這才又出了一名進士老爺。
如果不出意外,下次會試,柳家的七郎也會再中了進士,可了不得了。
蘇大郎可說了,人家現在有好幾個厲害的老師呢。
蘇大郎又拿出了兩張房契,這是他之前在縣里買下的商鋪,如今往外租著呢。
“這個也請六爺爺收好吧,這商鋪只能往外租,不能轉賣,往后每年的收入也都歸族里支配。讀書的耗費大,筆墨紙硯,哪一樣都不便宜,六爺爺莫要苦了這些小孩子們就好。”
當時六爺爺激動地是老淚縱橫呀。
果然,當初沒有看走眼,蘇老三這一家子里頭,也就是二房的蘇保柱還是靠譜的。
“好孩子,你有心了。”
“我們一家要去京城,這家里頭的宅子還得麻煩您多照應著。我已經跟瑾行那里交待過了,他一家子會負責日常的一些打掃清理,只是瑾行年輕,若是家中有什么事情處理不周,還得請六爺爺出面做主才行。”
這就是在暗指老屋那邊兒了。
他們這一走,誰知道老太太和大房會不會又打起他們家宅子的主意?
畢竟,他們家那宅子可是全村子里最氣派的。
若是他們起了貪婪之心,那沒有什么是做不出來的。
蘇大郎靠著往南運果酒,往北運茶葉綢緞,可以說是賺地盆滿缽滿,就家里頭的那些糕點生意的利潤,他自然也早就不放在眼里了。
只是,他看不上,不代表了別人看不上。
所以思來想去,這么大的一塊肥肉,還是不能直接給族里,太惹眼了。
干脆,就讓蘇瑾行幾個人管著,每年分給他們一些紅利,如此一來,既能讓村民們都有工錢拿,還能讓族人們都承了蘇大郎的一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