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算是陳留的謝氏瞧不起蘇家,蘇大郎仍然能在陳留的生意場上擁有一席之地,僅這一點,足以令人矚目。
一年前,蘇大郎親自帶商隊運送了大批的果酒和玉顏膏,路上意外救下了遇險的謝家三房的兩位公子,也因此,蘇大郎算是成了謝家的坐上賓。
而此次肅王妃被家主召回陳留,一來是因為謝家家主的壽辰將至,二來,也是想要讓肅王妃安分一些,莫要再指使自己的親戚去禍害蘇家了。
想要染指蘇家生意的,便是肅王妃的一個庶妹的夫家。
肅王妃是長房嫡女,自詡尊貴,向來瞧不起庶出的那些姐妹兄弟,便是隔了房的幾個堂兄弟們,她也瞧不上眼。
在她看來,這謝家將來當家做主的就是她爹爹,真正能為謝家光宗耀祖的只有謝家長房一脈,其它人,不是廢物就是陪襯,甚至是沒有活著的必要!
謝家主,也就是如今的謝大儒還是知道蘇、柳兩家的一些事的。
他堂堂世家家主,自然不會將這兩個小輩放在眼里,只是,自己的孫女也不能縱容著親戚們去害人。
而且謝家現在名望最盛的就是他,若是傳出他的孫女竟然仗勢欺人,甚至做出一些齷齪卑鄙之事,那豈非是惹得天下人恥笑!
而先前孫女利用謝家的勢力去截殺一個王府庶子的事情,謝家主自然也知道了。
謝家主如今已垂垂老矣,而他的長子如今也已經五十出頭,是該找個合適的時機,由長子來繼承家主之位了。
這么大的事情,謝家在外的一些族人們自然都趕了回來。
就連一些外嫁女,也都紛紛攜夫家人前來,一是為了賀壽,二來,也是為了能盡快地巴結上新任的家主。
謝家勢大,可是資源并非是無窮無盡的,總歸是有限的。
所以,誰能先一步巴結上新家主,誰便能先一步擁有對自己更有利的人脈和其它的路子。
可以說除了宮中的謝貴妃之外,其它的族人們都爭相往陳留趕。
這也直接導致了陳留府的客棧和酒樓等地的生意爆滿。
謝家這樣一個龐大的家族,就算是八桿子打不著的一些親戚也想著過來湊熱鬧,看是否能沾一沾喜氣。
自然而然地,便帶動了整個陳留府的消費。
一連數天,據城門那邊的匯總,至少已有近千人來了陳留城。
這么大的一個數字,自然也引起了地方商賈們的注意。
于是,很明顯的,陳留府的一些物價開始上漲了。
特別是一些文人墨客們喜愛的東西,漲地最快,也漲地最多。
普通的米糧類也有所上漲,只是一斗漲上一兩文錢,對于百姓來說,倒也沒有太多的影響。
蘇家的幾處店鋪并沒有跟風,除了他們跟白家合作的一些專門賣女子飾品和養顏類膏脂的店鋪在漲價,其它的都沒動。
蘇大郎雖然沒有親往陳留,可還是命人準備了極為豐厚的壽禮送去,這既是表明了自己對于大儒的尊敬,同時也給了三房一份兒臉面。
畢竟現在的蘇氏不同于以往了,蘇家也算是官宦之家了,而蘇大郎又是得了皇上嘉獎的‘良心商人’,自然也是名聲不淺。
他與謝家三房最先交好,送出重禮,也能讓三房人覺得臉上有面子。
肅王妃此時住在了未出閣時所住的院子里,看著手下的來信,氣得當場就打翻了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