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承恩近來也沒閑著。
朝堂上的爭執,他自然是看在眼里的。
都到這一步了,他當然能看得出來當今圣上是一位開明且睿智的帝王。
而且,這位帝王哪怕是年歲大了,仍然還有一腔熱血,想要將大興推向更為繁榮昌盛的高度。
得遇明君,是他之幸。
既如此,那必然就是要想著如何才能助明君將大興朝發展地更輝煌了。
商業必要要發展的原因是什么?
天時地利人和,可以說是都到了這樣一個必要的走向。
當今圣上英明,而且大興朝國家統一、政局穩定、有著開明的民族政策、開放的對外政策,這種情況下,商業的發展就是一種必然了。
只是,那些老臣們所擔憂的也沒錯。
商人重利,在他們這樣一個生產力落后的時代,若是將大部分的錢財都集中于某些少數人手上的時候,那么相應的危機也就來了。
所以,必然要想好如何掌控那些商戶,否則,即便是大興朝不出內亂,那些商戶們手上的銀錢也未必能握得長久。
在絕對的財富面前,所有的弱者都會閉上嘴。
可是在絕對的權利面前,財富那就只能乖乖伏首稱臣。
如今大興朝的水利比先皇時還要更為發達,水運大大地節省了貨運的時間和成本,如此有利的條件,自然也就加大了各方的需求。
而且,大興朝不同于前朝,太祖皇帝時,便已經有了柜坊和飛錢的出現了。
大興朝專營錢幣和貴重物品存放與借貸的機構稱為柜坊。
柜坊是太祖開國后不久便成立的,最初的目的是為了給出行的人們保存一些貴重物品,可是后來發展起來之后,就慢慢地有了轉變。
柜坊所藏物品,主要是錢帛、珠寶玉器和古玩字畫。因柜坊資金雄厚,又吸收了很多有錢人寄存錢財和貴重物品,所以柜坊又兼似后世的錢莊。
大興朝廣泛使用銅錢,人們預先將銅錢存放在柜坊,在進行買賣時,取用比較方便。
銅錢每貫重六斤四兩,要攜帶大量銅錢出門,既重且很不方便。而且普通的百姓們又是很少能接觸到金銀的,所以市場上有了代人存錢的柜坊,自然很有利于商貿的開展。
柳承恩查閱了不少的資料,也看過了一些記錄,對于柜坊的出現,當真是覺得造福了百姓。
在他看來,柜坊實已具有近現代初期金融市場的某些業務雛形,這也是大興朝商品經濟發展快速的重要原因。
如此便利的條件下,若是還想要抑商,那未免有些蠢了。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只有百姓們富裕了,國家才能真正地心無旁騖地練兵,從而讓他們的話語權更穩,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