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繡撲哧一樂,“這有何難?”
柳承恩則是瞪大了眼睛,“阿錦,你說什么?”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大興朝是真地沒有卷尺的,可是為什么娘子看上去卻覺得這根本就不是問題?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四郎,你是不是沒有放過紙鳶?”
柳承恩幾乎是脫口而出道:“怎么可能沒放過?你記了,咱們之前在北安州的時候還一起放過呢,而且我記得當時艾寶還鬧著讓我代替她放,說我放的最高的。我還教她如何松線……”
話到這里怔住,柳承恩幾乎是僵著脖子轉過來看著正笑意盈盈的妻子,好一會兒才道:“是了,線!我怎么沒想到呢!阿錦,你果然就是我的福星呀!哈哈,這法子有了!有了!我即刻就去弄。”
說完,又是直接將人摟過來,吧唧一口親在了臉上不算,又低頭在她的櫻唇上啃了一口。
院子里,董姨和春桃二人都在呢,幾個年紀小的丫環則是不自覺地羞紅了臉,同時低下了頭。
蘇錦繡也跟著臉紅了,拍他一下道:“做什么呢!”
“我太高興了!哈哈,阿錦,我終于想到辦法了。你繡你的,我去試試看,晚飯不用等我了。”
最后一句話落的時候,人已經是在院墻外了。
蘇錦繡無奈地搖搖頭,“怎么跟人來瘋似的!”
董姨笑道:“看樣子剛剛也是夫人提醒,所以才幫著老爺解決了一個麻煩。不然老爺也不可能這么高興,您瞧剛才跟個孩子似的。”
蘇錦繡的確是提醒了柳承恩。
蘇錦繡大概也知道柳承恩是想在做什么用,低頭想了想,便讓人去取了木尺來,隨后,又讓董姨幫著縫了一些粗布連在一起。
“春桃,你別動,就沿著這個一直捋直了,我弄好之后說可以動了你再動。”
“是,夫人。”
蘇錦繡幾人合力縫出了寸許寬,上面又按木盡的計量一一標注,因為是選了淺黑色的布,耐臟,所以又選了朱砂過來做標。
幾人折騰了一個多時辰,總算是弄出來了一個最簡單的‘卷尺’。
彼時,柳承恩還在對著幾團麻繩費力地扒弄呢。
蘇錦繡過來的時候,柳承恩還在忙。
千百年來,無論是官還是民用的丈量度的基本單位是尺,十進制,一尺為十寸、一丈為十尺。
長距離一般是用到“里”來計算,但具體一里等于多少尺,沒有清晰記載,而且也沒有人對此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官府采用比較多的說法是一里為三百步,可是“步”就比較難以統一了。
一般來說一步為五尺左右,可是實際丈量的時候,對方的步是否能達到五尺,或者是超過五尺,這個就很難定義了。
大興朝官府所載:五尺為一步,二步為一丈,十丈為一引,十八引為一里。
而蘇錦繡連帶著院子里的小丫頭們一起忙碌,最終做出來的這個布質的‘卷尺’的長度已經達到了三引。
也就是說有三十丈的長度了。
“四郎,你過來看看這東西是否能入你的眼。”
柳承恩采用的是麻繩打結的方式,只是這個也容易有偏差。
因為如果用麻繩本身來打結,這個結就不一定能落到最準確的那個位置。
可是如果用其它的東西在麻繩上做記號,就容易脫結,所以,柳承恩現在是用了墨汁來染,如此,應該是最準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