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可想過了這名下的產業要如何?”
“嗯,我與二郎商量過了,而且去歲我們回鄉時便和幾位族親商量過,蘇瑾行打算入商籍,不過被六爺爺給勸阻了。”
因為蘇瑾行現在主要經營的產業都是在蘇大郎名下的,所以,嚴格說來,蘇瑾行并不是商籍。
“我已經安排妥了,入商籍的人選也都定下來了,有咱們村子里虎子,還有另外兩個管事。管事這里自不用操心,他們都是早早地先簽了仆契與我,而且時間還是一輩子。倒是虎子這里,畢竟是同族,所以我也不想把條件提地太苛刻了。”
“大哥說的對,咱們不能太尖銳了,否則,人家會覺得我們為富不仁了。”
蘇二郎點點頭,覺得他們兩個說的都有道理。
蘇錦繡又道:“大哥二哥,倒不如也學著四郎,將一些能守著村子做的營生給族里,然后支持族里的孩子們多讀書?”
“當初咱們舉家遷往京城的時候,我也不是沒想過這一點。只是咱們蘇家畢竟和柳家不同。而且四郎是自幼便受了族人們的恩惠的。而咱們一家,不能說與族人們疏離吧,可也絕對是算不上親厚的。”
這是實話!
蘇家真正親厚的人家也就只有那么幾戶,六爺爺家算一戶,再就是蘇瑾行和虎子家了。
“其實這也好辦,跟他們合作,就不必非得講什么仆契了,只是需要弄一個公平的合作契約便是。比如說家里的客棧酒樓給了瑾行堂兄,每年讓他給你們幾成的利潤,如此便足矣。事實上,就算是這產業是他們自己的,也一定會愿意給咱們送出利潤的。”
蘇大郎點點頭,畢竟現在蘇二郎是官身了,在高縣那也是有名望的人物了。
所以,有這樣一層關系,蘇家的人都能得到不少的便利。
別的不說,只說是要遷個戶籍,或者是買地等等,官府衙門得知他們是蘇家的族人,定然也會照顧一二。
“也好,那便依妹妹所言。”
蘇錦繡又提到了這新田法,“咱們家名下的田產如何?”
“妹妹放心,田產都在二弟的免稅范圍內呢,而且還把瑾行和虎子家的都算進來了,不會有事。”
蘇錦繡這便安心了。
只要他們沒有逃稅,那么庇佑幾戶族人,也是理所應當的。
“我今日過來主要是想要問問過幾日阿爹的壽辰可要大辦?”
兩兄弟相視一眼,同時搖了搖頭。
蘇錦繡其實也是這個意思。
畢竟,蘇家的根基太淺了,在這滿是權貴的京城,怕是隨意來一陣風,都能將蘇家給刮得連根都曝露出來。
“那好,我明白了。縱然不會大辦,可是咱們蘇家的人加在一起也是不少的,還有高威妹夫定然也會過來,到時候就要麻煩大嫂了。”
“這是她份內之事。”
蘇錦繡說完了事,自然就要先走了,畢竟是一介女子,總留在這里說話也不合規矩。
出了書房,又轉了兩個彎之后,總算是進到了連廊里,不必再打傘了。
迎面看到了姚明蘭正往這邊走,手里似乎是還拎了東西。
蘇錦繡眉心微擰,快步過去道:“二嫂這是做什么?”
“哦,是巧慧說夫君有些受寒了,下人們勸說他喝些姜湯,他卻覺得味道太沖,還說姜湯只有我做的才能入喉,所以便去廚房里做了,然后給夫君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