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柳承恩不在縣城,反而是在柳家村了。
柳承恩難得回來一趟,對于柳家村的變化,自然是頗為驚嘆。
以前也只是在書信中聽他們說誰家又蓋了新房,誰家娶了媳婦。如今自己親眼看到,還是十分驚詫的。
“阿爺,您身體如何?”
族長笑地一張臉上滿是褶子了。
“哈哈,好,都好!前年病了一場,多虧了你讓人送了一支參回來,自那以后,我用那參片熬湯,喝了大半年呢,現在壯實多了。”
族長拄著一根拐杖,氣色倒是不錯。
“阿爺,這次回來,一是為了公干,二來也是多年未曾歸家,特意回來看看。”
“好好好!咱們柳家的日子現在好過多了。你瞧瞧,原本日子最艱難的人家如今都能蓋上瓦房娶上媳婦了,都是沾了你們家的光呀。”
“阿爺快別這么說,我和七郎小時候也沒少被族人們接濟。對了,二叔公還好嗎?”
“好,他的那個小孫子呀,去年中了秀才,可把他給得意壞了。”
柳承恩點頭笑道:“好呀!中了秀才好。我早就說過,只要孩子們愿意讀書,咱們族里頭可以供著。那孩子如今可在村子里?”
“在,在的。正好是昨兒回來的。那誰,快去把三寶叫過來。”
柳承恩如今可是從四品的官身了,據說這個品級是與江寧知府不相上下的。
村子里的人們不懂官場上的事,可是知道江寧知府比縣令大。
自然而然地,也便以為柳承恩是大官兒了。
三寶是扶著二叔公一起過來的。
柳承恩上下打量了這孩子一眼,微微點頭,“我記得當初我中了舉之后曾見過他,當時我便覺得這孩子不錯,腦子反應快,是個讀書的好材料!”
聞言,三寶直接就跪下來給他磕了個頭。
“快起來,這是做什么。”
“四哥,多謝您當年的教導了。當初要不是您,我也沒機會繼續讀書了。”
二叔公的眼眶都濕了,當年家里頭的確是拿不出太多的銀錢了,原本就想著停了三寶的束脩,在鎮上給他找份兒差事的。
哪成想,后來柳承恩就出了銀子,專門供著族里頭的聰明孩子們讀書。
如今,他們家也算是熬出頭了。
這十里八村的,總共才有幾個秀才老爺?
他們家的三寶中了秀才,也算是能幫襯著家里了。
“好孩子,快起來。”
柳承恩這次是親自將人給扶了起來。
三寶今年也有十六了,十五歲中了秀才,也算是少年得志了。
“如今的功課如何?今年的秋闈是否打算參加?”
三寶搖搖頭,“之前給先生看過了,他說最好是讓我再多讀幾年書,待下回秋闈興許可以一試。”
柳承恩點點頭,“那就聽先生的。你今年才十六,不著急。沉下心來讀書,以后金榜題名,自然是有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