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王妃得知肅王去找李清川回來,也只是冷笑著說了一句不用管他。
在肅王妃看來,不管那個李清川是否回肅王府,如今在京城里頭住著,那就等于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了。
她倒覺得那個庶子不回來正好!
若是回來了,也是給她添堵。
如今不回來,再在外面出了什么事,那可就賴不到她頭上了。
肅王妃早就打好了主意。
皇后申飭又如何?
那李清川是肅王府的庶子是真,自己身為嫡母,若是讓他回來盡孝,他還敢不聽?
至于說什么自己苛待他,甚至是追殺他的事,誰能作證?
沒有證據,那就是陷害!
肅王世子李恩自小被嬌縱著長大,但凡是想要的,就沒有得不到的。
他這樣的身分,一出生便決定了是高人一等的。
親王府的嫡長子,將來也必然是要承爵的。
就算是他文不成武不就,有著肅王府給他做后盾,有著皇室血脈這一點,也足以讓他生活無憂。
在這種情況下,這個李恩竟然還愿意上進,這就顯得格外難得了。
柳承恩是見過這位世子爺的。
雖然沒有近前說過話,可是從這人的氣度上來看,至少表面上,還是很配得上親王世子這個位子的。
柳承恩不放心,又將李清川單獨叫了過來。
“清川,明日你那位兄長便要去上書房了,你切記,莫要與他發生爭執。見到他,你要主動行禮打招呼,千萬不可做出有損自己名聲之事,你可記下了?”
“是,老師,學生都記下了。”
清川知道,老師這是為他好。
他原本出身卑微,只是一介庶子,關鍵是父王那里又不給力,所以他只能是以弱示人。
如此至少還能博得幾兩同情,若是再被傳出他不敬兄長,行事張狂的流言來,那他將來必然是舉步維艱。
柳承恩見他十分老實地應下,又擔心這孩子心里頭有疙瘩,便又道:“你是個好孩子,只是如今情勢不容,所以咱們就低調做人。哪怕是他當眾折辱你,你也只能受著,萬萬不可當眾反擊,至少,不能讓人捉了把柄。”
在這個尊卑有序的時代,嫡庶之別甚嚴。
而李恩身上又有著世子的頭銜,所以李恩真要以什么名頭來整治清川,旁人也說不出什么來。
到時候人家一句‘代父教訓庶弟’,就能把你給噎死了。
清川這幾年跟著柳承恩東奔西跑,見識自然是不少的。
明白老師這么叮囑,都是希望他能壓下性子,萬萬不可意氣用事。
李恩身著華服,周圍圍了六七個小公子,一起熱熱鬧鬧地進了上書房。
一進去,便先看到了坐在最左側居中位置的李清川。
這一看,李恩還真地是有幾分呆怔。
多年不見,在他記憶里那個瘦小又膽怯的小弟弟,似乎是變了模樣。
如今他端坐于桌前,神色間不見未分的卑微怯懦,而且看他提筆的姿勢,倒真有了幾分文人的樣子。
李恩只是呆怔了片刻便回過神來,輕嗤一聲,只覺得有些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