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柳承恩聽旨!”
柳承恩連忙起來,撩袍子跪下了。
“柳承恩人品貴重,德行上佳,加封為金紫光祿大夫。”
金紫光祿大夫?
柳承恩有點兒懵。這個官職是文官的官名,沒有什么實權,就是為加官,無職掌,基本上就是個散官。不過品階不低,那可是正三品。
柳承恩有一種天上掉餡餅的感覺。
而且這餡餅里頭卻是包著隨時都有可能要了自己性命的雷火!
皇上這又是讓拜師,又是要加封的,十有**,這是在給這位小皇子鋪路呢。
所以說,皇上真正屬意的太子人選,其實就是眼前這位?
柳承恩有一種窺破了天機的錯覺,在立儲這方面,自己怕是頭一個知道的。
有一種活不長了的感覺。
“柳愛卿,下月起,你就進上書房為孩子們講書吧。朕也體諒你的差事,每月講上兩堂便是,不難為你。”
“多謝皇上體恤。”
體恤個屁呀!
一個月講兩次課,這得耽誤他多少的休息時間?
你以為上去就講呀?
那不得備備課?
再說了,真要是來講學,只怕又得與那些個權貴公子們糾纏不休了,想想就頭疼。
不過,也有一點好處,那便是清川在上書房的日子應該會好過一些,畢竟,有他可以光明正大地照顧著了。
這道明旨,并沒有第一時間發送出去。
而是皇上特意帶著柳承恩去上書房轉了一圈之后,才宣了中書舍人過來起草詔書的。
張正陽聽聞此事,便差人去給柳承恩道了聲賀。
彼時,柳承恩正在與幾位同僚說話,也明白了首輔派人來的意思。
“你回去稟報張閣老,就說皇上之前曾考校過清川,再加上了此去江寧府推進新田法,皇上覺得上書房的那些貴人主子們,不能只學四書五經,也得學一些實用的。這便差了我過去講學,皇上的意思是,我在上書房講課,可以多講一些民間疾苦。”
“好,恭喜柳大人了,那小的先回去了。”
張正陽這邊聽完了回話,皺眉想了一會兒,又點點頭道:“皇上是位難得的明君呀!上書房里頭上課的,哪一個不是出身顯赫的?皇上愿意讓他們多了解一些民間疾苦,著實是費心了。”
柳承恩主要也是擔心圣意被人胡亂揣測,正好借著這個機會,把意思傳達到了張閣老那里。
主要,還是不想讓李幕過早地暴露出來。
畢竟李幕如今才十歲,知道個什么?
皇上如今正值盛年,不夸張地說,再活個十年八年的那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到時候,小殿下也算是長成了,所以,皇上是覺得花費幾年的功夫,可以培養出一個令他滿意的繼承人來。
如此,柳承恩便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圣意不可違!
反正是上了這條賊船了,就這么著吧。
金紫光祿大夫雖然是虛職,沒有實權,可是品階是的的確確的正三品,而且食祿也是按正三品來的。
這就等于是給他加薪了。
柳家門檻更顯得金光閃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