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和兒子趙震近來這段日子的氣色都特別好,而且逢人就笑,好像是家里有了什么大喜事一樣。
其實,也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自家孩子上進了。
不僅好好讀書了,而且還不怕累地開始好好練武了。
那天趙震將兒子帶到了家中的小練武場試了試他的身手,發現這孩子的馬步比以前扎地穩了,而且那張小弓也能拉滿了,雖然不能正中紅心,可離地也不遠了。
要知道以前趙宣可是連拉滿弓都是做不到的!
這個驚喜太大了!
就沖著趙宣的這番變化,英國公他老人家也是極力支持大孫子多跟柳家人走動。
不服不行呀!
難怪當初肅王放心地讓兒子待在柳家呢,要擱自己,自己也樂意。
有人管著,有人教著,衣食住行也樣樣有人照顧著,簡直就是不要太美好了!
肅王一直關注著上書房的動靜,眼見兩個兒子沒有打起來,甚至上話都沒有多說上幾句,也便徹底地放心了。
原本他想著讓清川回府,就是想著讓兩個兒子見一見,然后好好拉近一下他們兄弟倆的感情的。
哪成想,一個執意不肯回來,一個則是對庶弟不屑一顧。
嘖,倒是省著讓他惦記了。
可這心里頭那是委實地不好受!
都是自己的親兒子呀,看到他們兄弟形同陌路,不難受才怪了。
更何況,肅王自己的子嗣并不多,滿打滿算一個巴掌都能數得過來,再加上了這兄弟不和,他是急得天天上火。
只是上火也沒用!
嫡長子覺得他窩囊,看不上這個父親,所以不會從心底里真正地敬重他。
而唯一的庶子則是對于幼時的境況心有怨念,也不太可能與他親近。
嘖,肅王思來想去的,倒是覺得自己是個孤家寡人了。
肅王不再求著清川回王府了。
可是世子李恩卻沒想過就此放過清川。
李恩是個工于心計的,別看年紀小,關鍵是生活在了什么人身邊呀?
那勾心斗角或者是陰謀算計的事情,他可是親眼看見親耳聽見了不少。
所以,想要算計清川,自然就是要把一切都得考慮到。
與清川一起讀書半月有余,他算是看出來了,這個清川的學識不比自己差多少。
可是明明自己比他大,而且自己自小接受地便是這世間最好的教育,李清川這樣一個庶子,到底是哪里來的機緣?
李恩是絕對不會承認他比自己聰明的。
特別是在騎射課上,親眼看到了清川的箭術,更是驚掉了下巴。
毫無疑問的,這次的箭術比賽,李清川拿了第一。
這下子,李清川也算是小有名氣了。
連皇上那里也掛了個號,甚至還賞賜了他一套弓箭,鼓勵他好好練練武。
身為庶子,就應該軟弱、無能、廢物才對!
這么優秀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