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東西做起來其實也簡單,而且用料也不多,只需要番薯、面粉、鹽、蔗糖即可。
蘇錦繡在府里頭做了幾次之后,味道越來越好,便讓蘇孝將方子和做法都拿到了酒樓里。
蘇錦繡也是試了幾次才成的。
這番薯烙的做法簡單,可是想要味道做地這么好,那還是有些小竅門的。
這番薯削皮切成細條,放少許鹽和糖拌勻,蔗糖多些,再加入適量面粉拌勻,稍微地放一點點水。
鍋里放油,把一放入攤薄,煎炸至番薯香脆。
簡單又好吃!
這東西是甜品,所以每每有孩童或者是女眷來店里,他們都會優先推薦這道菜,沒幾日,便闖出了名頭。
柳承恩也吃了一塊,很脆,“番薯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常常吃一點不會有錯,若蒸的煮的吃膩了,不妨來一個番薯烙,脆脆的,甜甜的,孩子們也喜歡。”
與他同桌而食的是韓銘,這次韓銘進城來,也是有事相求。
于是,二人便約在了德寶酒樓里一起喝幾杯。
“還是你好呀,娶了一位心靈手巧的賢妻,我聽說你家的幾個孩子都被她教地很好?”
柳承恩挑眉,聽出了他話中的深意。
“內子與我是自小的情分,而且她們蘇家祖上也是書香門第,只是后來家中敗落,才不得已在山村中落戶。只是蘇家對幾個子女的教導是從未松懈的。在莊戶人家里頭,能有一個男丁讀書就著實不易了,而蘇家人,則是人人識字,便是蘇家大哥后來娶進門的妻子,也耳濡目染,如今可讀書作畫了。”
柳承恩這是想要抬舉自己的妻子,自然就得先說明白了妻子家的底蘊。
人家并非是暴發戶,骨子里頭,人家也是有著文人的氣質的。
韓銘點點頭,“你上次送到我書院里的那些學子,都很不錯,不過,我估計著明年的春闈,也會有幾人落榜的。”
柳承恩大笑,每年的會試能有多少舉子高中?
而這次柳承恩介紹了一些學子進書院,韓銘這意思,分明就是指這里頭的幾位佼佼者是可以高中的。
這也算是一種暗示了。
“他們在書院,還要請你多多費心了。”
“師弟跟我就不必如此客氣了。聽聞你家莊子上的暖棚里頭可是種了不少好東西。怎么樣?看在師兄這么幫你忙的份兒上,是不是得給哥哥幾筐?”
柳承恩剛入口的酒,險些沒有噴出來。
一開口就幾筐?
他也是真敢要!
現在已經入秋了,在北方,比較常見的菜種類已經很少了。
不過現在絲瓜還是長地很好的,還有小青菜和一些小白菜可以吃。
“唉,不瞞你說,我那暖棚弄起來這幾年,也就是勉強沒讓我虧銀子。光是我們自己家吃,再加上時常給幾位老師送一些,余下的還不夠這酒樓里頭的量呢。”
“怎么著?跟我哭窮了?”
柳承恩一看韓銘瞪眼,就知道這位師兄要惱。
“怕了你了!”說完,轉頭把小二叫進來,“看看蘇孝在不在這里,把他叫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