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從三品的都護府長史,一個只是回京述職的六品官兒,這中間差的可太多了。
所以,楊姍姍說話也不敢太隨便了,畢竟幾年不見,誰知道對方變了幾成?
“嫂嫂何時回京的?我當派人去城外接嫂嫂和小侄兒的。我如今真地是足不出門了,偏我家四郎如今又不在京中,這外頭的消息難免就進來的少了些。”
“弟妹快別這么說,你有這份兒心就好。”
楊姍姍見她說話絲毫不見外,這心里頭倒是舒坦了許多。
安崇明之前是在一方任通判,一般按正常的流程來,若是晉升,應該是直接就接替上任知府了。
可是安崇明在朝中并無人脈,沒有人愿意為他奔走,甚至是如果不是他自己提,都不會有人記得有他這樣一號人物。
所以,安崇明回京,也只是到吏部走個過場,至于后續如何安排,那就都得看上頭的意思了。
總之,安崇明不可能在地方上任主政官,因為他沒有靠山。
若是一方父母官,那權利可太大了。
顯然,安崇明沒有路子,所以只能是給人打下手。
“嫂嫂,幾年不見,你膝下可又多了幾個小頑皮?”
楊姍姍笑了笑,臉色不大好,“我也就只是生了一兒一女,不過我家老爺納的兩房妾室倒是都給老爺添了丁,如今家中人口多,這花用也就多,也幸虧了當年你愿意帶著我做些事,攢了些銀子,要不然,哪里受得住這么大的花銷。”
蘇錦繡的笑容一僵,“你說安大人納妾了?”
楊姍姍笑地就更加地不自然了,“是呀。到了任上,一個是上峰給的,不能不收,還有一個則是我那婆母做主送過來的,長者賜不敢辭,也便收了。”
蘇錦繡看著楊姍姍,一時間倒是不知道當說什么了。
應該安慰她幾句嗎?
可是貌似楊姍姍接受良好,應該也不需要她多嘴。
“嫂嫂慣來是大度賢惠的,只是如今家中人口多了,可是操持起來就不易了。”
這話說到了楊姍姍的心坎里。
“可不是嘛!這一大家子人,處處都要銀子,那兩個小妾倒還好一些,一人身邊只一個下人伺候著也就罷了。可是老爺的孩子們不能委屈了,這人一多,事情就多,今兒你搶了我的東西,明兒他又弄壞了我的物件兒,總之就是麻煩。”
提到了家中瑣事,楊姍姍的話明顯就多了起來。
不過,也沒說太久,楊姍姍如今也做了幾年官太太了,自然知道還是要講究體面的,自己家內宅的那些個腌臜事兒,也不好都拿出來說。
況且,楊姍姍今天到柳家來,見識了他們家的官宅之后,這心里頭自然是敬畏多于羨慕了。
不管她是否愿意,都得承認現在的柳家,已不再是過去的柳家了。
走的時候,蘇錦繡又讓人給楊姍姍準備了一些回禮,楊姍姍推拒說不要,董姨也只說是自家做出來的東西,不值什么銀錢。
楊姍姍信了,可是帶回家之后,才知道這些所謂的自家做的東西,在市面兒上賣的價格有多高!
蘇錦繡則是面有憂色,顯然是被剛剛楊姍姍的話給觸動到了。
到了任上,有楊姍姍陪著,竟然還納了兩房妾室,那四郎?
蘇錦繡心底的不安,在迅速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