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成,俺明白六爺的意思。這是不想給自家惹麻煩呢。”
六郎見她心里頭通透,更覺得自己看對了人。
“這個,六爺,俺再多問一句,要是年紀小一些的,比如說七八歲的小姑娘成嗎?”
六郎皺眉,“這么小的孩子能干啥?”
“喲,六爺,您可別小看這小孩子,我知道兩個,這手腳可利索了,一個七歲,一個八歲,都是能干的小丫頭。”
牛家娘子訕笑道:“說句私心的話,俺也是瞧著她們兩家的日子過地實在是太難。俺知道夫人心好,六爺也是個大善人,要不,我帶人到您跟前兒您看看再說?”
六郎遲疑了一下,“好吧,先帶過來再說。”
六郎轉身走了兩步,又折了回來,“對了,忘記跟你說了,招工的時候,一家最多招一個,免得麻煩。咱們作坊晌午是管一頓飯的,所以不允許回家,這事兒你記得說。”
“知道了,六爺。”
牛家娘子這叫一個高興呀。
晌午竟然還管一頓飯?
那可得敞開了肚皮吃!
最好是一天就吃這一頓,省了家里頭的糧食不說,還能賺錢回家呢。
作坊用人的事情暫時也就算是搞定了。
六郎又去了一趟工地,叮囑工頭兒要把房子蓋結實還不能拖工期。
牛二娃被安排著去盯著莊子上的播種了。
六郎是打算以后這莊子上也不用那么多的管事,就找一個能帶著頭干活的是最好的。
牛家村的作坊,主要就是做粉條。
現在粉條的做法還沒有公開,所以就等于是只握在了柳家手里。
以前作坊里的管事,都是柳家的下人,而現在牛家村的這一個,則是只簽了用工的契約。
當然,契約的時間可不短,長達二十年。
當然,他們也沒指著這牛大勇的媳婦能在這里做二十年,畢竟人都有生老病死的。
之所以設這么長的時限,主要還是擔心了做法流失出去的事。
雖然蘇錦繡以后會公開這東西的做法,可是牛家村的作坊不可能只做粉條這一項。
所以,早做準備還是很有必要的。
蘇錦繡又來了一趟牛家村,看了一眼魚塘,覺得還行。
“還是太小了些。”
六郎瞪眼,“這還小?”
“至少要再擴大一倍。”
六郎的嘴巴半張,只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蘇錦繡看到他的表情,只是微微一笑,“按我說的做,那邊的地不也是咱們的嗎?反正也不能種糧食,地太差了,干脆直接挖了做魚塘。還有,魚塘挖好之后,你找專門的人來移植荷花。”
蘇錦繡想了想,又補充道:“對了,還得找一些碎石子,最后是要鋪在這塘底的,有的魚有掘土覓食的習性,如果不用碎石隔開泥土,魚會把底層的泥土攪起來,水會總是處于渾濁狀態,嚴重的把花的根刨起來,把花弄死。”
“哦,知道了,四嫂還會養花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