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塘這種東西,說好打理也好打理,說不好打理也不好打理。
柳承恩還是專門找來了幾個村子的里正以及各個村子里有名望的老人或者是族長,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各村的幾個讀書人。
“魚塘很快就要挖好了,本官今日叫你們過來,也是想要跟你們詳細地說一說這魚塘的用處,莫要以為這只是本官一時興起做的無用功。”
“還請大人明示。”
柳承恩點點頭,然后示意一側的王錄事開始詳細地說明。
“好了,這魚塘的用處,大家都聽明白了吧?只要你們記得,若是下了雨,這水會順著地勢和事先挖好的一些溝渠進入魚塘,到了冬天,你們各家各戶也要將積雪都倒入這魚塘之中。這魚塘,就是你們的儲備水源!”
一時間,大廳里人聲鼎沸了。
“難怪要將這魚塘建在了村頭呢,敢情就是因為那里的地勢最低呢!”
“就是呀,這下子好,如果真地再趕上了旱年,咱們也就不怕了。”
“是呀,這魚塘可不小呢,至少,咱們還能養活一大部分的莊稼呢。”
“多謝大人能為草民等如此操心,您是個好官哪!”
于是,大廳里很快就跪倒了一大片。
“好了,大家先起來,咱們坐著說話。”
柳承恩又安慰了幾句之后,再度回歸正題。
“接下來,是本官要講的一些要點,在場的幾位書生你們可以記仔細了。日后這魚塘的養護,還得靠你們記錄的東西來做的。”
“是,多謝大人提醒。”
“首先呢,這魚塘正式用上一段時間之后,就要清除過多的塘淤泥,一般是三到四年,利用冬春無雨干旱季節,都要堅持清淤。為了保持魚塘的肥度和水質相對穩定,可保留大半尺深的塘淤泥。這一點,你們都聽明白了吧?”
幾位老翁頻頻點頭,“正是如此。以前草民還年輕的時候,也曾去過富貴人家做工,是親眼見到過他們如何清淤的。不過那個荷塘小,可比不得咱們的這種大魚塘。”
柳承恩滿意地點點頭,既然是有人見過,那就更好辦了。
“清淤的方法可用人力挖挑,當然,這淤泥弄出來了,可是好東西,莫要隨意地扔了,清出的淤泥,也不要再作塘基堤圍,否則經下雨雨水沖,淤泥又會返回到魚塘里,前功盡棄。淤泥中含有大量的腐殖質,可作為農田水稻、蔬菜果木的優質肥料。”
腐殖質?
那是什么東西?
甚至好幾位都沒聽明白他剛剛說的是什么。
只是隱約猜到了大意,是說這塘泥可以當肥料?
“大人,這塘泥真地能當肥料嗎?這以前也未曾聽人說過呀。”
“是真的。具體按什么樣的比例來移到田里,回頭我會讓人再一一記錄后給你們送去。”
“多謝大人。”
一位灰衣老翁眼淚都下來了,“大人,您簡直就是我們的再生父母呀!您這樣的舉措,可以說是救了我們全村人的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