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告了,那知府就得接。
接下來,這案子就得審。
于是,楊家老太爺的壽辰前一日,他的二兒子就被人給送到了知府衙門里。
這案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說不大,那是因為這里面沒有楊縣令直接欺壓百姓的證據,說句不好聽的,只要將涉事的幾個人都交出來,那也就算是結案了。
至于楊縣令本人,最多就是一個教導不嚴之責,丟了頭上的烏紗帽而已。
沒有直接證據,那么楊縣令就不會被治罪,更不會坐牢。
可若是說不小,那也的確是不算小。
畢竟,楊家的嫡孫惹出來的禍事,而且還是在楊老爺子壽辰的前一日驚動了官府,這可不是拿銀子就能擺平的事兒。
因為大都護和柳長史二人可都在這里呢。
最要緊的是,這位柳長史的肩上還擔著一份兒體察民情的責任呢。
當初柳承恩被下旨調往安西都護府時,皇上就在旨意中特意強調了,這三府四州,都是柳承恩體察民情的重點,更是讓他關心民生,解決老百姓的糧食問題。
如今事情鬧成這樣,知府大人只覺得自己就是被架在了爐子上烤,別提多難受了。
楊二的兒子年歲不大,可是花花公子一個,為人風流的很!
聽說被知府差人去拿人問話之時,這位小公子還在當地的一個妓館里頭泡著呢。
楊家的消息比較快,老太爺和老太太一聽親孫子要被鎖拿問話,這自然是急得不得了。
“你說,要不給老大去封信?”
老太爺一臉不耐煩,“老大又不在這里當差,再說等咱們的信到了,估計這邊案子都審完了。”
老太太一臉愁容,“那你說怎么辦?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咱們的寶貝孫子被人算計吧!”
老太爺皺眉,在屋里來回地踱著步,想著事情到了這一步到底是否還能保住孫子。
“咱們的孫子也不止這一個,總是要先保兒子的。若是兒子保不住了,你覺得其它的小輩們能落個好?”
這話倒是說到了正點上。
可是老太太在感情上接受不了。
在她看來,他們楊家在定西府不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那也是差不多的。
什么時候一個小小的乞丐貨,也能告到他們楊家人的頭上了?
“要說這件事情現在的確是不好辦,咱們也不要輕舉妄動。大都護和柳長史都在知府衙門呢,咱們的動作要是太大,只怕反而給自己惹來麻煩。先看看,若是對方拿不出實證來,那最多咱們就是讓人推出一個替死鬼便罷。”
老太太一聽,心里頭立馬覺得穩了一些。
“對對對,快,來人,將管家叫來。”
兩人已經開始琢磨著,要將哪幾個人推出來做替死鬼了。
而另一邊,知府則是在猶豫著要不要開棺驗尸。
那姑娘的尸體在事后被她父親給尋了回去,只是聽說找到的時候,那尸骨都已經是殘缺不全了。
若是如此,那這驗尸的意義何在?
知府有人拖延時間,好給楊縣令一些抹除痕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