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東西一問世,那銷量是絕對地火爆。
因為考慮到了氣候原因,所以如何儲存,如何運送,李幕和清川都下了不少的功夫。
這廁紙在達官貴人們看來自然是極好的,干凈又衛生。
只是對于普通百姓來說,還是不會選擇用的。
畢竟廁紙再便宜,也是需要花銅板去買的。
饒是如此,這造紙廠的生意也是火爆地不行。
柳承恩知道,若是做好紙,那可能有些難度,可是這種草紙,卻是再容易不過。
所以,很快就會出現其它的作坊來做這個。
他不需要考慮其它的,只要保證了在定西府就只有這一家便成。
畢竟大興朝這么大的地方,這么多的富貴人家,也不是他們一家就能供應得過來的。
不過,他還是囑咐了兩個孩子,只要他們將北方的市場穩定住就好。
楊家因為楊二的落馬,一時間行事也低調了起來。
不過,楊家最得力的是他們的大兒子和女婿,只要這兩個人沒事,那么楊家自然也就不會敗了。
而對于定西府的一些官員來說,他們現在可不想得罪那位謝侍郎。
畢竟,謝侍郎在吏部,而且背后又有謝家人撐腰,他們且有得等呢。
柳承恩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水渠上,心中有些焦酌。
因為他現在還不能確定在上凍之前,這水渠可以連接成功。
早早地連起來,那么就能解決西部大部分的用水問題。
西北的水渠那是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
每年都會干上幾個月。
也就只有去年柳承恩來了之后,才開始加長了期。
這原本就是當初皇上撥款要重點修建的水利工程,之前的安西都護府也曾兼管此事,只是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早早地完工。
眼看著天氣一天比一天冷了,而他們目前儲存的糧食還不夠,柳承恩和趙震自然是最為焦急。
先前因為種了一批番薯和苞米,所以大大地緩解了他們的糧食問題。
可是這只是一季的糧食,再加上這里雨水少,產量低,所以根本就不足以支撐百姓們過冬的。
蘇大郎和蘇孝上個月已經有第一批糧食運過來,都被妥善地保管了起來。
第二批糧食也很快就會到位,只是甘州和衛寧府的帳上都沒有銀錢了,所以如何購買,還是個問題。
“實在不行,就賒欠吧。”
趙震聽得立馬就噴了一口茶出來。
“你說什么?”
“他們兩處官府都沒有銀子了,本來就窮,咱們之前也跟上頭上了折子,可是戶部拿不出這么多的銀子來,咱們能怎么辦?”
事實上,先前朝廷撥下來的銀錢,他們也都用來買糧了,可是底下幾萬人吃飯,哪里能有這么多的銀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