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繡點點頭,臉色不太好。
這是不是說明,柳家二老可能不太行了?
蘇錦繡安置了一番之后,又差人將禮物拿出來,帶著兩個孩子去了關先生的住處。
關夫人正在院子里打理花卉,看到他們進來,臉上一喜,“是四郎媳婦兒?”
自關疏影嫁入柳家之后,關先生和夫人便改了口,直呼柳承恩四郎了。
“師娘,許久不見,您風采依舊呀。”
關夫人嗔怪道:“又來哄我!”
話落,看著兩個小豆丁道:“這是安安和艾寶?”
“正是,來,你們兩個過來磕頭請安。”
關夫人笑地眼睛都要瞇成了一條縫,連忙拉著人進了屋。
南方的深秋雖然不似北方那么冷,可是也是濕氣重,一直在外頭站著,也不舒服。
蘇錦繡命人將禮物都放下,然后才說了自己這次回鄉的主要原因。
關夫人嘆了口氣,“我聽說疏影又有喜了?”
“正是呢,師娘可想著去京城陪陪她?如今我阿爹阿娘都回來了,我又陪著四郎在定西府,家中也沒有個長輩,我這心里頭也不踏實呢。”
關夫人心動了。
其實她早就想去京城了。
只是礙于老頭子性格執拗,說什么也不肯去,這才一直耽擱了下來。
“師娘,弟妹有喜是好事。您若是得空,不妨就去一趟,住些日子待弟妹生產后孩子滿月了,想回來再回來便是。”
關夫人更心動了。
這幾年一直都是柳家的兩位長輩在京城,她知道柳家人實誠,也不曾擔心。
如今聽了蘇錦繡的話,這心里頭就更掛念女兒了。
頭胎生的時候,她就不在身邊,如今這都懷老二了,自己若是再不去,也不知道以后還有沒有伺候姑娘月子的機會了。
“我再跟老爺商量商量。之前疏影來信說一切都好,腹中胎兒也不鬧她,我還覺得挺省心的呢。”
“是呀,疏影如今肚子已經大了,我離京時,她便有喜了。算起來,這會兒也得六個月了吧?”
“差不多呢。你這么一說,我更想她了。”
蘇錦繡輕笑道:“想她便去看看她。如今這水路能走呢,這幾年皇上大修水利,您看如今咱們去哪兒不方便?而且這水路比陸路快,雖然不能直接抵達京城,可是換了馬車,頂多也就是兩天的功夫就能到了。”
如此,關夫人更想去了。
“師娘,您先跟老師商量著,不急。待我料理完了家事之后,興許就要啟程回去了,咱們還能路上做幾天伴兒呢。”
“好。”
當天晚上,蘇錦繡帶孩子們住在了柳府,未曾去柳家村。
不過關先生在吃晚飯時,蘇錦繡又帶著清川來了一趟。
次日蘇錦繡再去柳家村時,清川就被送到了縣學里,直接在關先生那里做旁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