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頭劉二連忙進來道:“老爺,小的在。”
“去差人跟夫人那里知會一聲,就說晌午我和崇明兄一起喝幾杯,讓她準備些酒菜來。”
“是,老爺。”
安崇明有些受寵若驚道:“這,這不合適吧?”
“有什么不合適的!難得今日休沐,咱們兄弟兩個又是多年未見,正好一醉方休!”
安崇明這幾年在京中的經歷,柳承恩還是知道的。
先前由江大人引薦,好歹也是坐到了五品的位置上,可是時間不長,因為安崇明自己的性格原因,得罪了人而不自知,于是就被人給整了。
如今,竟是已經被貶為了從六品的吏部左司員外郎。
這都當官多少年了,誰能想到這官職還越做越低了?
“崇明兄,你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先前你的差事不當,也是被人陷害的吧?”
提到這個,安崇明便是一肚子的苦水呀。
說實話,當初初至京城為官的時候,還覺得自己的大好前程就要來了。
他還年輕,還有精力,還有滿腹的才華未曾施展,到了京城,他必然可以一路高歌。
哪知道,竟然諸多的不順。
直到他被貶為了從六品的員外郎時,才真切地意識到在朝中作官沒有背景,那簡直就是太難了。
每往上走一步,都難如登天。
也是一直到了那個時候,他才知道,他與柳承恩是同窗,是同科的進士,可是他們又是有太多的不同。
首先在江大人那里,他就沒有柳承恩那么大的面子。
而柳承恩當初是如何一步一步升上來的,所有人那都是看地清清楚楚的。
別的不說,只是憑著當初在京城弄出來的那些糧食增產之法,以及弄出來的春苞米等等,這些都是最實際的功績。
特別是到了北安州,柳承恩的政績那更是無人可及!
被派往西邊兒三年多,柳承恩又做出來一系列的大事,不管是新的榨油法,還是那更低廉的造紙法,這隨便拎出來一件,都是造福萬千百姓之事呀!
如今的安崇明,早已沒有了當初的熱忱,也沒有了當初的那番空想。
他知道,自己和柳承恩之間的差距,太大了。
安崇明忍了幾年了,這滿肚子的苦水兒,如今見到了好友,幾杯酒下肚,便都吐露了出來。
柳承恩原本也在讓人關注著安崇明,如今再從他的嘴里聽到了這些舊事,自然也是心情復雜。
官場上的人,哪一個是簡單的?
那說出來的話,都能讓你砸摸好幾天呢!
“崇明兄,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上頭的左侍郎,應該是謝大人?”
“是他。他在侍郎這個位子上也有幾年了,聽說最近一直在想法子想要往上走呢。他是安王一派的人,如今的頂頭上司卻是更傾向于六皇子的。不過也不重要了,因為這位老尚書年紀也大了,聽說他家中老母身體亦是每況愈下,估計,也撐不了幾天了。”
也正是因為老尚書要去丁憂,所以,謝侍郎這里才活動地更勤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