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幕被罰,還是讓安王和靜王一派都十分歡喜的。
畢竟,皇上一直都很寵愛這個老幺,如今因為長孫的事情罰地這樣重,足以看出皇上對于這個小兒子已經有頗多不滿了。
“大哥,我正巧有一同窗入了工部,他是比我早一科的進士,原是在工部任左司郎中的,今年春時被調入了軍器監任正五品的少監一職,昨日我與他碰上,看他面色不佳,我細細追問之下,方知軍器監可能不太平。”
柳承恩微微蹙眉。
軍器監是大興朝開國之后才設的,隸屬于工部,可是這軍器監又可以直接上報內閣。
別看這監正只是正四品的官職,可是權力卻屬實不小的。
至于少監,那相當于副職,再往下,便是丞了。
“如何判斷出來的?可是他說了什么?”
“似乎是在他盤查庫房的時候,發現少了一批弩。”
“具體數量呢?”
兵器少了,這可是大事!
“他說是五百支,因為察覺了這里的缺失,所以他想要繼續查往年的帳目,卻發現有人阻礙,如今他可能也是意識到自己沾惹了麻煩,日不能食夜不能寐。”
“此事我知道了,你切記守口如瓶。工部那里,我自會派人去查探。記住,此事就當你從未聽說過,也莫要再與你的那位同窗見面了。”
柳七郎有些擔憂,“那他會不會出事?”
“暫時應該不會。剛剛查出了少了五百支的弩,此事他定然已經上報了。若是此時出事,那不是等于告訴別人,這里頭還有內情?”
柳七郎一聽,覺得有理,這心里總算是寬慰了不少。
倒是柳承恩則是眉心緊蹙,他可不像柳七郎那么樂觀。
軍器丟失,這可是大事!
小則嚴懲整個工部,重則有可能會引起叛亂的!
各部的內置結構略有不同,柳承恩還是翻看了一下關于工部的官員情況。
監一人,正四品上;丞一人,正七品上。掌繕甲弩,以時輸武庫。
這軍器監共設置監、少監、丞、主簿等專官。
所屬東西作坊,與各州都作院掌造兵器、旗幟、戎帳、什物,依規定制作程式,按兵校工匠制作精粗利鈍以為賞罰;作坊物料庫掌收鐵錫、羽箭、油漆等物;皮角庫掌收皮革、筋角,以供作坊之用。
在京城的軍器監,設有弩坊署以及甲坊署。
這兩署分別都設有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下。
按理來說,都是小吏。
可因為接觸到的都是大興朝的良兵,所以這些人也可以說是實權在握。
這弩坊署掌出納矛槊、弓矢、排弩、刃鏃、雜作及工匠。監作二人。有府二人,史五人,典事二人。
而甲坊署掌出納甲胄、繩、筋角、雜作及工匠。監作二人。有府二人,史五人,典事二人。
這少了五百支的弩,這頭一個要問責的,自然就是弩坊署了。
柳承恩現在是戶部尚書,這工部的事情,他無權插手,若是強行在早朝上提出,也只會讓人覺得他多管閑事,且野心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