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柳承恩帶著一眾皇子皇孫們入軍器監一事,贊成者有之,坐壁上觀者有之,而反對的聲音,那自然是更多了。
不過,皇上一句話就都給打了回去。
為什么?
皇上特許的呀!
人家柳承恩手上可是有著圣上口諭的,所以誰敢再說一個不字?
于是,朝臣們都有些萎靡了。
如果柳承恩只單獨帶某一位皇子去,那自然會引起幾位王爺的注意。
可是如今柳承恩是帶了十幾位一起,那誰還能再出來鬧騰?
畢竟,安王和靜王的兒子也都跟著去了,而且一路上也的確是聽著柳承恩給講解了不少的關于兵器的要點,所以,他們有什么不滿意的?
幾位正主兒都沒意見,那所依附于他們的臣子們自然也就無話可說了。
而柳承恩因為身兼兩部尚書,不說忙到了什么程度,只說是這每天登門來求見的人,那是一批接著一批呀。
關疏影幫著又打發走了幾位夫人,回來后累得直接就歪在了那張貴妃榻上,也不講什么形象什么規矩了。
“大嫂,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呀。”
蘇錦繡看她這樣子,就知道是累了。
招待這些夫人,不僅僅是耗費精力,主要是心更累呀。
個個說話都跟專門去學了似的,拐彎抹角還讓你無法直接拒絕,真真是讓人頭疼。
“這幾日辛苦你了。只是之前咱們才閉門謝客,如今四郎又兼任了工部尚書,若是咱們還稱病的話,怕是不妥。”
“要不,咱們出去避一避?”
蘇錦繡瞪她一眼,“這眼瞅著都快要過年了,你還能去哪兒?”
“那怎么辦呀?”
關疏影是真累呀,可是她也知道,跟大嫂比起來,她這算什么?
看到大嫂整天如此忙碌操勞,突然她就不想讓七郎當大官了。
就當個不大不小的剛剛好,免得忙得整天連個人影都找不到。
“要不,你去江府躲幾天清靜,帶著孩子在那里住兩天,我回娘家住兩天,咱們先歇上幾日再說。”
關疏影的眼睛亮了亮,“這法子可行!”
大部分來找的,都是此次工部出事的那些官員的家眷。
也不知道她們是從哪里聽到了消息,得知柳承恩出面幫忙,讓大理寺放出來了七八位小吏,其它的夫人們自然是聞風而動,都過來求人了。
柳承恩在官場上的事,蘇錦繡所知不多。
如今這么多人求上門,蘇錦繡自然是得幫著擋一擋。
好在,案件還在審理之中,蘇錦繡倒是也可以找借口來拖延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