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著辦就好,或者,你也可以將六郎叫過來問問,干的好的,那就多給,干的不好的,那就少給或者是不給。你是主子,不管怎么做他們都不敢有異議的。”
蘇錦繡卻是有些忐忑,“這話原是沒錯的,只是我想著咱們手里頭寬裕,那些管事們也不能太寒酸了。畢竟走出去了,也都說是你柳尚書的家仆呢。還有雅寶樓這邊,我也琢磨著是不是不一樣的廚子,給的紅封也不一樣呢。”
雅寶樓的規模比剛開的時候擴大了一倍。
當初蘇孝眼睛尖,雅寶樓的鄰店因為有事干不下去了,便果斷出手,之后又將兩家打通,這才有了如今這等規矩的酒樓。
說是京城最大的,也不為過。
“這還真是挺耗費心神的,這么多年,也辛苦你了。”
蘇錦繡坐過來,輕輕地依偎在他身邊,低聲道:“我們夫妻一體,別的忙我也幫不上,只能是盡力讓大家的日子都好過一些。”
“自你嫁給我以后,還真地是沒過過幾天消停日子。阿錦,嫁給我這些年,你可覺得委屈?”
蘇錦繡蹭地一下子坐直了身體,目光灼灼地看著他。
“我有何可委屈的?是因為我的四郎一直未曾納妾,所以我才覺得委屈,還是公公婆婆視我如己出才讓我覺得委屈?”
柳承恩突然不笑了,一下子將人緊緊地摟在懷里,“阿錦,等我幾年,幾年就好。等到一切塵埃落定,我便與你一起回鄉,我們一起種菜,一起摘果子,就像是普通的百姓那樣過日子,好不好?”
柳承恩其實一直都知道蘇錦繡對于所謂的富貴生活并沒有那么熱衷。
起初賺錢,只是為了能讓家人過地好一些,再后來,則是因為想要幫助自己,讓自己的仕途能走地更順一些。
這些年,如果不是因為有蘇錦繡的大力支持,他根本不可能走到現在。
放眼滿朝文武,有幾個像他這個年紀,就能坐穩了尚書之職的?
柳承恩也不過才是三十歲的年紀而已,如今已是太子少師,若是不出意外,五年內,他仍然會再次晉升。
到那時,不說是權傾朝野,那也相差無幾了。
“咱們好好做官,不管是為了皇上,還是為了百姓,只要你能實現自己的抱負,也算是給咱們的孩子們做了一個榜樣。”
要過年了,可是柳家的二位長輩卻都遠在高縣,雖然蘇錦繡早早地就讓人備了年貨給高縣送去,可是身為人子,柳承恩和七郎仍然覺得不孝。
兄弟二人早在十日前便都寫了書信,然后讓人送過去。
不僅如此,柳承恩還將自己有意將兩個孩子送回高縣讀書的事情說了,現在的柳老二和方氏,天天都盼著自己的大孫子能回來呢。
第二天用過早飯,蘇錦繡就讓關疏影也跟著一起去了前廳。
之前幾年她不在京城,大部分的事情也都是關疏影在管的。
“六郎,鐵蛋,你們兩個快坐。正好,待會兒領了紅封,就留下來陪著四郎他們多喝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