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侯夫人的臉色不佳,“聽你這意思,之前我們商量的事情要作罷?”
趙夫人這里得了蘇錦繡的眼色,垂淚點點頭,一臉無奈道:“實在是對不住了,我們也是沒法子了。那位謝貴妃聲聲句句里不離我趙家的女兒,這芳華可是老爺的長女,若真出了事,那我底下的幾個女兒該如何自處?還要連累了英國公府的名聲。”
一旁的譚二公子則是一臉不解道:“不是說有皇后娘娘在場嗎?明明什么事情也沒發生,何故要懼怕那謝貴妃?”
這話里頭有兩層意思。
一是要么就是你們說謊,這趙芳華可能是真地做出了不合規矩之事;二就是里頭還有什么其它內情,比如說你們英國公府看不上我們宣威侯府,所以才會巴上了安王爺。
趙夫人凄凄哀哀道:“是呀,正是這個理兒,青天白日的,而且我們家芳華還是帶著丫環的,就在院子里頭說說話,也不知怎地那謝貴妃就執意說我們家芳華受了委屈,非要給她做主。皇后娘娘本來也覺得不妥,可是因為芳華原就是被她的人給召進宮來的,所以一時間才會為難了起來。”
嚴格說起來,這是皇后犯了錯。
她自己管束宮人不力,竟然敢假借她的懿旨來與外人勾結,這本也是鳳儀宮有過錯。
而且若是皇后大張旗鼓地查,那倒霉的,還是趙芳華。
“趙夫人,你不是說當時六公主也在?”
“是呀,六公主先看見的,她說兩人至少是隔了三尺的距離說話的,也不知怎的,后來被謝貴妃嚇了兩句,便哭著說自己記不清了。而她身邊的宮女,也都是一問三不知。侯爺,夫人,不是我們趙家不講信用,這,這實在是逼得我們家芳華都沒有活路了呀!”
這里頭是真是假,宣威侯覺得還有待商榷。
“趙夫人也先別難過,聽著謝貴妃的意思是要納她為側妃?”
趙夫人冷笑一聲,“什么側妃?我們趙家幾代人下來,無論嫡庶,哪有與人為妾之理?這一次是我們自己大意,被人陷害,可憐我家老爺不在京中,便是受了天大的委屈我們也只能自己咽進肚子里去。他日老爺回京,只怕也就是我以死謝罪之日了。”
這話說地未免太嚴重了些。
譚夫人的眼神在蘇錦繡身上來回閃了兩次,“聽得出來,趙夫人也是不同意謝貴妃的意思的,不知柳夫人可有什么法子來破解?”
蘇錦繡嘆口氣,一臉無奈,“不怕譚夫人笑話,若是有法子,我也不愿意陪著趙夫人來走這一遭。聽說趙夫人出門前,那位趙小姐便想著一根白綾了結了自己,還是被下人們發現及時給救下來了。真有法子,我能眼睜睜地看著芳華心如死灰?”
譚二公子緊緊地抿著唇,那位趙家小姐他是見過的,而且還不止一次。
他也知道母親一直在為他議親,而且也說定了,就是這位趙芳華。
誰知道,偏偏中間出了岔子。
想到那位趙小姐也曾笑顏如花地與他一起品茗,這心便是一揪一揪的疼。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是讓謝貴妃如了愿了。”
宣威侯是朝中重臣,稍一琢磨,就明白了謝貴妃的用意,無非就是看中了趙震手中的兵權!
只是不得不說,他們這一手,使地實在是下作!